•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特别报道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展望五月债市 机构喜忧参半
    信用重叠问题
    困扰信用债未来
    乐观情绪面临考验
    欧元再度承压
    中石油将发首单企业外币债券
    二季度国债、央票发行量将大增
    杭州城投债5月6日上市
    债市有望继续回暖 关注阶段性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信用重叠问题困扰信用债未来
    2009年05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浩子
      ⊙浩子

      

      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和公司债构成了信用债券市场的“四大金刚”,其中中期票据的发行更是进入井喷阶段,4月份募资总额达到1115亿元,几乎占当月总债券融资量的70%,但仔细浏览近期发行安排后,我不禁开始为信用债券的未来担心起来。

      投资热潮已经明显在影响信用债券市场,特别是一级市场。从发行主体看,国有集团企业旗下的全资法人子公司逐渐涌现,如本周已公告的昊华化工,实际上就是中国化工集团的全资子公司,而今年初中国化工集团已经发行了23亿元的企业债券。这种国有集团公司和子公司利用不同融资平台在几乎相同的市场从事融资行为,实际上就是信用重叠,而这个问题会给信用债的未来带来很大的隐患。

      首先是信用债发行主体已经“黔驴技穷”,今年前几个月“国字号”企业已经全部发过了,所以现在主承销商宁愿把“国字号”的子孙拿出来,也不愿意碰大型的民营企业。债券市场对于民营企业债券的排斥感越来越严重,加之政府的各项刺激政策都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债券的未来会更加艰难。

      其次是信用债的信用评级体系缺乏统一性,国有集团公司以及其下属主要控股公司实际上都是一个信用主体,信用市场所能认定的信用风险都源自单一信用主体,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很多发行和投资机构都在有意忽视这个授信的关键点,这种授信体系明显不合理。

      最后是影响信用债券的信用定价,在信用重叠的情况下,集团公司和子公司的信用利差无法合理定价,两者在信用风险上的相关性存在很大的定价困难,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将会影响以后信用债券收益率曲线的合理性。

      我们相信,信用重叠问题是国内信用债券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问题,随着市场监管和信用体系逐步完善,这个问题可以得到及时、妥善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