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5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央行:货币信贷增速快于实体经济有一定合理性
    扩大投资作用显现
    经济出现积极变化
    二季度投资增速或进一步加快
    五成新增中长期贷款流向基础设施
    金融机构超储率明显下降
    4月出口下滑势头有望缓解
    各国应把握好后续政策力度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五成新增中长期贷款流向基础设施
    2009年05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6日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下,企业获得信贷融资的难度显著下降。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规模明显扩大的同时,贷款利率持续下行。

      报告显示,3月末,我国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36.6万亿元,同比增长27.0%,增速分别比上年同期和上年末高10.7个和9.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5万亿元,同比多增2.9万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为35.0万亿元,同比增长29.8%,比年初增加4.6万亿元,同比多增3.2万亿元。

      与此同时,报告指出,受降息和贷款同业竞争驱使,今年以来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继续下行。3月份,非金融性公司及其他部门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比年初下降0.80个百分点,比2008年8月降息前下降2.63个百分点,企业融资成本显著降低。

      分行业看,获得中长期贷款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第一季度,主要金融机构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分别为8948亿元和2207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0.1%和12.4%;用于房地产业和制造业的中长期贷款分别为2006亿元和1414亿元,占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11.2%和7.9%,比上年同期分别低8.7个和4.3个百分点。

      报告认为,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随着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利率水平降低,对信贷供需双方都起到刺激作用。此外,商业银行积极主动落实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调控政策,信贷审批效率有所提高。(据新华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