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6:上市公司
  • 7: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专 版
  • 10:专 版
  • 11:专 版
  • 12:专 版
  • 13:专 版
  • 15:信息大全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市场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5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财经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财经要闻
    企业清算按实际交易价计税
    “对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有信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谈经济热点问题
    地震灾区重建已完成投资3600亿
    国税总局将确保实现
    2009年税收增长预期目标
    人保部副部长:
    金融危机下劳动争议案增多
    我国成品油价格水平与国际基本衔接
    沪公布境外投资核准工作细则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对实现GDP增长8%的目标有信心”——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高强谈经济热点问题
    2009年05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2009年我国经济发展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是什么?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的目标能否实现?中央财政预算收入指标能否完成?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算不算高?人大如何监督4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

      针对一系列社会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高强近日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新华社电

      最大难题:协调好保增长与调结构

      高强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出现的困难,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原因:一是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严重冲击,最突出的表现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导致进出口贸易受阻,大多数出口导向型的企业面临很大困难。二是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下来的矛盾在国际环境的影响下集中反映出来,主要是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出口依存度过高;部分产品产能过剩,供大于求;一些对经济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产业,缺乏自主创新能力。

      高强表示,贯彻落实好中央决策,最大的难题是处理好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的关系,也就是保增长与调结构的关系。从近期看,我们必须通过加大投入刺激经济复苏,确保就业和社会稳定;从长远看,又必须下决心调整经济结构,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确实给当前的宏观调控政策带来空前的挑战。

      关于保增长与调结构之间是否存在矛盾,高强表示,担心压缩过剩产能会影响当前增长,是不必要的。因为在市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落后过剩产能即使不压缩,也不能发挥效益。保增长不是单纯地保速度,而是实现与效益的统一,做到又好又快。

      经济增长:实现“保8”有信心

      “对于实现今年我国GDP增长8%的目标,我有信心。”高强表示,去年的GDP增长是前高后低,今年可能是前低后高,GDP增长8%的目标能够实现。

      高强指出,问题在于保增长不能只看GDP的增长,而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基础上的增长,是有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把解决当前困难与促进长远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这个结合,是我们必须努力并能够做到的。

      财政收入:当前形势相当严峻

      高强说,今年一季度财政收入下降8.3%,与预算安排增长8%的要求相差很远,财政形势相当严峻,特别是中央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下降和主体税种下降。今后几个月各级财政既要认真落实中央确定的结构性减税政策,促进经济逐步回升,又要切实加强税收征管,努力完成全年收入预算,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4万亿投资:人大重点监督实施情况

      今明两年的4万亿元政府投资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也明确提出,要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政府重大公共投资及其实施情况的报告。

      高强表示,落实中央确定的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战略方针,人大和政府肩负着共同的责任。加强对今明两年4万亿元政府公共投资、特别是中央财政1.18万亿元公共投资实施情况的监督,是当前人大监督工作的重点。把这项工作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09年监督工作计划,有利于推动各级政府正确把握投资方向、避免重复建设、加快工程进度、尽早发挥效益、加强投资监管、防止损失浪费。

      扩大就业:第一、三产业吸纳空间巨大

      高强说,当前面临最突出的问题,是扩大就业,维护社会稳定。但扩大就业不能靠保护落后过剩的工业产能来实现,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着巨大的吸纳就业的空间。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都需要大量的管理者和劳动者,这正是解决农村人才短缺、缩小城乡差距的良好机遇。服务业的发展,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基层技术人才。关键是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地组织和拓展农村和基层就业渠道,制定一系列鼓励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广大求职者也应转变择业观念,乐于到农村、到基层创业,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金融政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

      高强表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金融的创新和发展,必须与加强监管和实体经济需要相适应。

      高强说,在应对当前的经济困难中,中央决定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旨在促进货币信贷总量的合理增长,增强银行放贷能力,合理增加信贷投放,保障流动性供给,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是十分正确的。在贯彻落实中,要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方针,正确把握投入方向。

      他强调,对扩大内需的重点领域,如“三农”、中小企业、自主创新、节能减排、基础设施、区域协调发展、扩大消费、民生工程、有利于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先进生产能力项目以及能够容纳大量就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扩大最终消费需求的项目等,应加大金融支持。对那些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重复建设项目,工艺落后、产能过剩项目以及能耗高、污染大的项目,则应严格控制。

      巨额赤字:是应急措施,不常态化

      2009年我国在预算中安排了高达9500亿元的全国财政赤字。对此,高强表示,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批准的2009年国家预算财政赤字安排9500亿元,从绝对值来讲创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之最,但从赤字数额占GDP的比重来看,约占2.8%,并不是最高的。为了应对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严重困难,通过扩大财政赤字筹集资金,用于增加公共投资和改善民生工程,拉动经济增长是完全必要的。财政赤字通过增发政府债券来弥补,不需要增发货币,一般也不会对经济安全造成太大威胁,这是国际上通常的做法。

      高强同时表示,财政安排巨额赤字是一项应急的措施,不能常态化。因为长期财政赤字数额过大,居高不下,将导致政府债务持续增加,也会影响居民对政府的信心,影响我国在国际经济中的地位。我们还是坚持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