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金融·证券
  • 8:专版
  • 9:焦点
  • 10:观点评论
  • 11:时事国内
  • 12:时事海外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5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9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9版:焦点
    国务院: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海西经济区渠道
    两岸金融合作和产业对接有望进入新阶段
    浙江富润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上市流通的公告
    北京空港科技园区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重庆四维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停牌公告
    宁波韵升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度分红派息实施公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两岸金融合作和产业对接有望进入新阶段
    2009年05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彭飞 索佩敏
      ⊙本报记者 彭飞 索佩敏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简称《意见》)昨日正式公布。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开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认为,《意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以高度战略眼光明确了海西的功能定位,是对海西经济区发展的战略指导。

      《意见》明确了海西经济区的四大战略定位,即: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其中,基建、产业和金融方面的政策,以其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作用尤其受到关注。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作为海西经济区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意见》中的重要内容。专家指出,加强基建不仅是为了给对台交流奠定基础,更是为了发挥海西作为台湾连通大陆桥梁的作用。

      鉴于海西在与对台发展中的地理位置,《意见》中明确表示,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加快完善两岸直接“三通”基础条件,提升对台开放合作整体功能。规划建设对台交通通道,推进对台直接航运等。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教授在接受上海证券报采访时指出,福建本身的地理条件,在过去限制了其经济腹地的发展。《意见》中着重提出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正是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并为对台交流提供基础设施的保障。《意见》中也明确指出,要建设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把海西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交往、直接“三通”的主要通道和平台。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中不仅对于对台的交通基建予以重视,福建与周边乃至内陆省份的交通连接也成为发展重点之一。《意见》中提到,要按照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和两岸直接“三通”的要求,大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内地到福建的便捷交通走廊。整合港湾资源,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布局合理的东南沿海地区港口发展格局等。

      “未来海西更重要的定位是台湾联通大陆的桥梁,通过海西将台湾与大陆其他省市连接起来。”李非如此评价。

      

      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意见》提出,今后将把海西建设成两岸经贸合作的紧密区域,推动对台离岸金融业务,拓展台湾金融资本进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渠道和形式,建立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推动金融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

      这些政策,是包括富邦金控在内的台湾金融业界所呼吁和盼望已久的。2008年12月,富邦通过旗下香港富邦银行,利用CEPA的便利成功参股厦门市商业银行,成为第一家通过第三地投资大陆银行业的台湾金融机构。

      对于台湾金融机构在大陆的发展前景,富邦金控董事长蔡明忠充满信心。蔡明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两岸同文同种,台湾金融机构到大陆后将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而且,台资金融机构的最大优势在于和大陆台商的相互了解,未来可以主攻台商业务,和大陆台资企业一起共享大陆经济发展的成果。

      对于大陆银行前往台湾发展的机会,蔡明忠认为,大陆银行可以着力于延伸和完善对台商的服务,提升服务品质,同时吸取台湾金融服务的先进经验。此外,配合陆资来台,大陆银行未来也可以更多地为到台湾投资的大陆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从而为两岸经贸正常化发挥作用。

      专家表示,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海西经济区建设提速,不仅将为台湾经济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推动大陆沿海地区形成完整的经济产业链也具有现实意义。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教授柯原认为,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在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全面展开,设计中的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先行先试的总体目标为:以设立海峡产业基金、大力发展两岸民间合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三板交易市场与福建产权交易中心的无缝对接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经济学教授陈明森说:“国家支持海西先行先试一揽子试点政策将会出台,台湾金融保险业将大举入闽;在闽台企将可以通过A股上市,台商融资渠道将得以拓宽;台商在闽与内地企业合资办企业的股本比例有望松绑。”

      

      海西首个重大合作项目将有突破性进展

      对于《意见》中提到的承接台湾产业转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中心副主任李非认为,海西各城市在对接台湾产业时,可能会将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一起来发展,但首先应该是在厦门、福州和泉州这些龙头城市来推动。他认为一旦这些措施开始实施,台湾企业界应该会有积极回应。

      王开明则表示,福建应根据两岸关系的新形势、新特点,努力向中央争取新的特殊政策,比如将厦门岛或平潭岛建成闽台自由贸易岛,参照香港CEPA模式,在“自由贸易岛”实施台货零关税、投资自由化等相关政策;将厦门象屿保税区、福州马尾保税区建成港区合一的台湾保税加工贸易区。

      据上海证券报从福建方面获得的消息,在探索两岸区域合作试点方面,海西首个重大合作项目——在平潭建立两岸合作实验区将有突破性进展。据悉,有关方案包括支持平潭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扎实推进产业发展和布局优化、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6个方面,并提出了26条具体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