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公布“两个中心”建设实施细则,其中上海国资金融改革被赋予了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的重任。作为被选为率先试点推进地方金融国资改革的上海本地金融机构,上海国际集团未来是否将以金融控股的形式出现暂不可定论,但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已经不容置疑。
两机构担改革重任
5月1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意见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公布。《实施意见》提出,将配合国家金融管理部门推进具备一定条件且注册在上海的金融企业开展综合经营试点,大力吸引具有综合经营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控股集团,同时也将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布局优化和地方国有控股金融企业的市场化改革、开放性重组。
上海市金融办主任方星海透露,上海将初步选择一家在沪央企和另一家上海本地金融机构率先试点,推进地方金融国资改革,推进金融综合经营。上述所指即以上海国际集团为平台进行上海地方金融国资改革,以交通银行为平台进行综合经营试点。
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启动多年,2008年9月,上海市政府就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资产证券化总方向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设定了上海国有资产整合的两条路线。即首先用资本手段代替行政手段的开放式重组思路,其次是将“十一五”、“十二五”主导产业作为证券化的主战场。
上海地方金融主要是通过国有大型产业集团、国有投资集团控股地方的金融机构,而大部分金融机构股权结构分散。按照国资改革意见,开放性市场化重组将吸引中央、地方、外资和民营资本多方参与,建立融资能力和经营能力较强的大型投融资公司。
淡化金控模式争议
以上海现有主要金融机构的布局来看,上海国际集团代表国资持股多个金融机构,是上海整合地方金融资源的主要平台。上海国际集团控股上海国际信托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证券、上海同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并持股国泰君安、东方人寿、长江养老等多个金融机构,旗下控股及持股金融机构多达20家,涉及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典当等金融行业。
然而,围绕是否将上海国际集团组建为金融控股集团的论题一直没有结论。因而,上海市金融工委、上海市金融办暂时将上海国际集团定位于一个地方国资投资金融的专业化投资公司,淡化了金融控股和混业经营的提法。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金融稳定部体制改革处副处长张红梅在谈及上海国资金融改革时表示,上海金融国资盘子比较大,对于两个中心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上海地方金融国资规模来看,大概在2000亿左右。
“是整合上海的金融资源,构建金融控股公司平台,还是如同北京的国有资本管理中心模式,或是任由金融机构市场化重组走市场自发发展模式,都绕不开金融资源分散于不同管理部门,需要协调的成本较高问题。兼并重组中既有资源的整合,又有文化的整合,这也给产业链式的现代公司治理模式带来了难题。”张红梅表示。
张红梅认为,目前需要急需解决的,是招揽综合型的能够驾驭大型金融机构、有国际视野、有战略眼光又能为现行管理体制所接纳的经理型人才。至于上海金融国资改革应采取纯粹型还是经营型的金融控股模式,关键要看是否能有良好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否能起到发挥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达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