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信息披露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5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离“确定性复苏”
    路程还长着呢
    美国货币政策放大全球通胀风险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
    IPO新政应着力遏制过度融资
    谨防中小企业在信贷飙升中被边缘化
    1000只白天鹅飞过,下一只天鹅什么颜色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离“确定性复苏”路程还长着呢
    2009年05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倪金节
      ⊙倪金节

      

      令人失望的经济数据不断放出,令全球金融市场一阵急挫,美国经济在下半年复苏的微弱曙光似也濒临破灭的边缘。如果经济不能出现实质性逆转,“不那么糟糕”的安慰式消息,或许将再也难以激发起投资者的做多欲望。毕竟,投资者期待的是经济形势的确定性转好,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比想像中的好”。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4月份零售额的降幅达0.4%,高于市场预期,与零售成长带头刺激经济复苏的预期背道而驰。4月失业率飙升至8.9%,在截至5月9日的一周内,美国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增加了3.2万人,增至63.7万人,为4月中旬以来最高数字。

      整体来看,投资者已对3月初开始的经济数据“没那么糟糕”的相对利好,不再那么敏感,所以,投资者开始套现离场,市场结束了3月初以来的反弹走势,股市和期市纷纷出现2个多月以来的最大跌幅。道琼斯工业指数上周下跌了3.6%,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了5%。的确,随着这轮强劲的涨势逐渐显露出一些疲态,选择落袋为安的理由越来越充分。毕竟道琼斯工业指数自3月9日以来已经累计上涨64%。CRB指数周跌幅亦创出近期新高。其中,原油价格上周五单日跌幅高达3.9%,让站稳60美元/桶的预期再次落空,铜价跌破4500美元/吨的重要关口。这些都是3月6日当周以来市场跌幅最大的一周。而本轮市场的反弹正是从那一周结束后开始的。

      从当前的形势来看,石油和铜的需求、PMI、失业率以及发电量等数据是判断未来经济走势的最前瞻性指标,而这些指标的回升趋势并不那么确定无疑。实际上,目前全球那些先知先觉的对冲基金经理们,对未来也是一片迷茫,并未形成很明显的一致性预期。因此,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可能将不会是持续的反弹或下跌,而更有可能接近于“平方根符合”,即呈现“小幅上涨—大幅下跌—更大幅上涨—横盘整理”走势,如此反复进而真正等到经济反转的信号。

      诚然,货币环境宽松、产业振兴政策以及政府出手收购有毒资产,这些短期性的措施都已经大力度付诸实施,美国经济也足以在这些刺激政策的支持下出现企稳甚至回暖的趋势。但是,从经济运行的本质来看,只有当美国家庭的去杠杆化逐渐完成,家庭资产负债表能够平衡,并且让制造业复兴,使得美国居民的损益表也能逐步平衡,那时候的美国经济或许才能获得真正稳固的经济复苏。

      如果在这一轮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政府不仅让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大大降低,同时能够做平家庭的“两张表”,那么美国经济在接下来的50年内都将一枝独大。其他经济体,无论是从数量和质量上来看,都无法与之相抗衡。当然,如此艰巨的历史任务,未来的十年,奥巴马总统以及其后来的继任者能否完成使命,还是个大大的问号!

      无论如何,接下来投资者对经济复苏的期望值较年初将更高。如果考虑到美国家庭的“两张表”,那么金融市场大幅上扬的愿望将更为艰难。毕竟任何短期的刺激性政策,不可能解决长期的本源问题。而恰恰相反,美联储不断放松货币环境,导致的情况却是,一方面机构和家庭都在拼命地去杠杆化,但同时如果未来美联储不能及时收紧货币环境,在巨额流动性的刺激下,未来加杠杆化的速度或许比现在的去杠杆化更快。

      实际上,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除了政府不断注入资金,推动经济复苏,世人还没有看到任何其他外在力量能够成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美国的信贷市场依然未能破冰,中国的信贷面临着收紧的可能,企业在还没有迎来春天之前,怎么可能在短期内大发展,经济有何可谈复苏?

      (作者为中国人保资产研究部客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