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排罗斯柴尔德私人银行的首席代表访问东莞,让一个真实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代表讲解传统的私人银行业务。罗氏私人银行业务的第一准则是选择基准货币,这是我首次注意到的。把选择基准货币列为理财原则之首,说明货币是理财市场最大的风险。所以他们关注的国际问题也与货币汇率直接相关,即汇率的波动。2008年,主要国家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波动高达30-35%,而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规定的汇率稳定目标是10%以内。汇率的剧烈波动加剧了理财市场的风险。因此罗氏家族呼吁召开第二次布雷顿森林会议,重点解决汇率波动幅度的协调问题。
G20会议的主题是:稳定,增长,就业。稳定虽然摆在第一位,而事关财富价值稳定的货币汇率波动幅度问题却被忽视了。当人们关注人民币的升值或美元的贬值问题时,似乎汇率的稳定不是问题。然而直接决定各国财富的价值准绳却正是相对稳定的货币汇率。
以布雷顿森林会议开启的国际货币制度,为二次大战后的全球经济稳定和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个制度的基础是两个挂钩:一是美元挂钩黄金;二是各国货币挂钩美元。后来,由于黄金价格暴涨等原因,35美元兑换1盎司黄金的条件无法保持。先是黄金与美元脱钩,后是美联储实行黄金储备不出售的政策,美国的储备黄金总量居世界首位。在我看来,这是在经济持续下滑之中而美元汇率逆势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元和黄金脱钩了,美元和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也从相对固定变为浮动,各国货币汇率浮动的比率虽无一定之规,但每年10%的波动幅度作为布雷顿森林会议的规则至少应该是各国默认的潜规则。如今,这个潜规则失效了,各国经济都必须面对汇率波动的高度不确定性。可想而知,当人们精打细算控制成本/收益的时候,如果汇率随时可能发生30%以上的波动,理性决策的依据何在?
罗斯柴尔德家族是金融业硕果仅存的极少数家族之一。宋鸿兵编写的金融武侠小说《货币战争》让这个家族在中国几乎是家喻户晓了。而真实的罗氏家族却是历经战乱,劫后余生。当年罗氏家族的五个兄弟分别掌控英德奥意法五个国家的金融业。时至今日,其中三个兄弟的产业荡然无存。在法国的这一支后来通过收购一家瑞士私人银行而再度崛起,现在也面临后继无人(男性继承人)的危机——因为罗氏家族没有女性继承财产的先例,而法国-瑞士的罗氏家族掌门本杰明膝下无子,只有二女。多年的商场经验使罗氏家族知道,货币是财富的最大风险,而经营货币是政府的专利。对货币汇率波动的关注其实是在关注政府的责任。若以货币为工具发起“货币战争”,则战争的一方或多方只能是政府,绝不会是任何一个家族或企业。
货币是政府的责任,汇率是政府间的博弈,日前关于政府是否干预货币汇率的一场舌战,其实是在混淆视听。美国政府批评中国政府干预汇率,似乎是在澄清自己不干预汇率市场。这是痴人说梦。难怪克鲁格曼教授说,美国政府是在说谎。汇率的相对稳定是国际市场的国家责任。G20会议如果对此置若罔闻,那就是结伙逃避责任。所谓的合理汇率,无论是用购买力平价计算还是用其他任何方法计算,都不过是学术之争。在稳定经济的目标之下,汇率波动的幅度应该是可以协商控制的。汇率波动的区间首先取决于政府间的协同行动,其次才会是私募基金的投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