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特别报道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观点·评论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6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观点·评论
    解禁股恶咒
    渐行渐远
    通用汽车国有化只是权宜之计
    美国汽车业将驶向何方
    当前商业银行的四大风险
    没有存量发行,就没有真正的全流通
    百年老店重整
    考验奥巴马政府智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百年老店重整考验奥巴马政府智慧
    2009年06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姜 山
      姜 山

      通用汽车6月1日最终如克莱斯勒一样递交了破产保护申请,从而结束了此前数月有关通用汽车命运的猜测,而奥巴马政府在通用汽车破产案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却才是刚刚开始,能否顺利完成通用汽车破产重整的计划,重建美国的汽车产业,将是奥巴马政府面临的新一轮智慧考验。

      尽管依靠了广大的蓝领支持,奥巴马得以最终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但是积弱难返的美国汽车业所面临的困境,却使奥巴马不得不在让其继续苟延残喘还是断臂重生之间作出抉择,前者有助于稳定民主党的群众基础,但美国政府将不得不持续性地对汽车业供血以维持其生存,形成吞噬美国财政收入的巨大黑洞,而后者无可避免地会触及大量依靠汽车产业为生的美国人的就业问题,在美国失业率持续飙升之际,选择后者无疑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心。

      在奥巴马政府最终作出让美国汽车产业破产重整的决定之后,通用汽车进入了与工会、债权人以及其他利益方艰苦的谈判之中,工会和债权人一度寸步不让,希冀通过强硬的态度和在国会的游说使奥巴马政府最终放弃让通用汽车破产重整的计划,然而,在看到奥巴马政府坚定不移的立场之后,在6月1日的大限来临之前,工会和债权人先后作出了妥协,通用汽车因而得以顺利进入破产重整程序。

      在工会和主要债权人达成基本一致的情况下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意味着通用汽车的重整进程将会相对顺利,避免了在法律上陷入持久的纠纷状态,这一妥协结果为通用汽车在短期内快速完成重整,减少因为谈判扯皮而产生的内耗奠定了有利的基础。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这是个不折不扣的好消息,至少让其再度投入的301亿美元的风险程度大为降低。不过,对于奥巴马政府来说,如果接连花费了美国纳税人超过500亿美元的通用汽车不能顺利完成重整,或者是在重整后无法在预期时间内达到盈利目标,从而使美国政府最终难以从通用汽车全身而退,那么奥巴马政府的支持度恐怕将会大打折扣。

      在持有60%的通用汽车股权之后,美国政府已经成为其最大的股东,尽管奥巴马政府坚决表示无意参与通用汽车的日常管理,而会是让专业人士经营和管理公司,避免其打上华府的烙印。但正如艾森豪威尔总统在1953年任命通用汽车公司总裁威尔逊为国防部长时,记者所质疑的那样,被称为“发动机查理”的威尔逊是否可以作出对美国有利但对通用汽车不利的决定呢?这种华盛顿政治层和企业之间的交互融合,无可避免地会带来利益上的取向冲突。在白宫宣布的政府管理私营公司的四原则中,世人已经看到了这种矛盾所在。一方面,白宫不打算干预企业的日常经营,但另一方面,政府有权保护纳税人的利益,当这两者发生冲突之时,无论天平向哪一方出现倾斜,都将影响通用汽车的正常运营。而美国政府在通用汽车的深度介入,也将会影响到包括是否倾向于更多的雇佣美国员工、购买美国自产的原材料以及给予通用汽车过度的税收以及法律保护的诸多问题,关于对通用汽车是否存在贸易保护主义的议题恐怕也将会贯穿今后一个时期的各国汽车业的论战之中。

      通用汽车肩负了几代美国人的希望与梦想,奥巴马政府虽然引导其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但目的依旧是为了通过破产重整,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负担,改变其经营模式,最终重建一个健康的新通用汽车。因此,美国政府深度介入通用汽车的重整看似无奈,实属必然,而通用汽车破产重整的最终成功与否,也将会决定奥巴马政府能否继续赢得美国纳税人的支持。

      (作者单位:东航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