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特别报道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6 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产业研究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产业研究
    智能电网:新技术革命的有力推手
    智能电网:电网未来发展的方向
    我国智能电网发展三阶段
    信息技术将是智能电网实施的保障
    关注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智能电网:新技术革命的有力推手
    2009年06月0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东北证券 陈鹏
      ●智能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

      ●从国家电网初步规划分析,到2020年智能电网全面建成的投资规划约为2000亿元。穿过狭义的智能电网概念,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看到这个市场衍生的市场机遇与投资容量。我们认为智能电网规划将短期内有效刺激智能电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集成与计量系统等子行业,但真正受益于产业地位夯实的却是在发展过程中受争议不断的新能源产业。智能电网规划的确定,将彻底确定我国坚决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路线。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终将在智能电网建设大潮中寻找并挖掘出成长性突出的价值投资机遇。

      ⊙东北证券 陈鹏

      

      5月21日,2009特高压输电技术国际会议(UHV2009)在北京隆重开幕。此次会议中,国家电网首次提出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和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5月24日,国家电网公司在北京首次公布了“智能电网”的发展计划,初步披露了建设时间表,智能电网在中国的发展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推进,2020年可全面建成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

      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在题为《大力发展特高压技术,推动能源利用方式创新与变革》的主旨演讲中,就首度提出的“智能电网”作如下阐释:积极发展智能电网已成为世界电力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电网首先应当是一个坚强的电网。坚强是智能电网的基础,智能是坚强电网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两者相辅相成、协调统一。他表示,国网公司结合基本国情和特高压实践,确立了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统一的坚强智能电网。他透露,为实现这一目标,国网公司将按照统筹规划、统一标准、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则,在加快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正负800千伏、正负10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实现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同时,围绕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调度等主要环节和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分阶段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发展。

      

      我国与美国“智能电网”的

      技术模式差异与现状比较

      1)美国发展智能电网重点在配电和用电侧,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注重商业模式的创新和用户服务的提升。中国的智能电网将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共六个环节,具有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智能”'技术特征。

      2)美国智能电网的四个孪生兄弟分别是:高温超导电网、电力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与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和实现传输可靠性及安全控制系统,这个电网发展战略的本质是开发并转型进入“下一代”的电网体系,其战略的核心是先期突破智能电网,之后营建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系统集成(RDSI)与电力储能技术,最终集成发展高温超导电网。

      3)我国情况是,国家电网公司目前正在推进“一特四大”的电网发展战略,即以大型能源基地为依托,建设由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构成的特高压电网,形成电力“高速公路”,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的集约化开发,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同时,将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电网为基础,发展以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自主创新、国际领先的坚强智能电网。这个战略的核心仍然是依托中央集权制的国家体制营建特高压电网基础上的电网现代化,其电力中枢系统仍然没有摆脱大煤电、大水电,而以实现电网骨架更大体系的统一目标。

      4)尽管均为智能电网概念,但我国和美国在发展信息化智能电网的远景目标和现实技术手段上仍有明显的差异,鉴于我国大电网体系构建的原则上,智能电网将成为优化能源结构(良好的可再生能源吸纳能力)、充分释放高效低耗电力输送能力和提升用户端电力需求互动的综合系统工程。

      

      新能源与电力自动化

      将最先受益

      援引武建东教授的话,互动电网的本质就是能源替代、兼容利用和互动经济。从技术上讲,互动电网应是最先进的通讯、IT、能源、新材料、传感器等产业的集成,也是配电网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的合成,对于推动新技术革命具有直接的综合效果。

      从国家电网初步规划分析,到2020年智能电网全面建成的投资规划约为2000亿元,而基于我们对中国式智能电网发展的认识与理解,该规划的2000亿元将集中属于投向配电侧用电管理软件系统和体系构建的增量投资。我们已经比较形象地描述出智能电网的技术要素构成,实际如大参数高效能传统电源的优化、特高压、超高压电网架构的逐步形成、新能源(风电、太阳能及核电)等清洁电力并网、信息化与数字化配电网络与用户端设备的改造、以及清洁能源应用领域(储蓄电和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均属于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各个环节,方可称之为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完整概念。

      此外,智能电网构建过程中将发展衍生出新兴技术并推进新兴产业的演化形成,近期国家政策层面一再呼吁未来新能源产业将成为重要战略产业发展的呼声不断,我们认为新能源做为重要的经济新引擎,不仅起到了带领经济走出低迷的领头作用,更是我国立足于战略产业并借危机重新占领世界能源格局战略高地的重要参与主体。例如,输电端领域近期快速发展并己挂网运行的碳纤维复合导线(ACCC)、用电侧电力与通讯同轴电缆以及新能源汽车充电站等一系列新兴产业的成长性将越来越明显显现。

      因此,穿过狭义的智能电网概念,我们应该更深层次看到这个市场衍生的市场机遇与投资容量。尽管无法确切测算出具体的市场规模,但我们认为智能电网这一技术革命将引领市场并焕发出产业与金融投资的一波波热潮。

      我们认为智能电网规划将短期内有效刺激智能电表、数字化变电站、系统集成与计量系统等子行业,但真正受益于产业地位夯实的却是在并网过程中受争议不断的新能源领域,例如并网能力波动性较强的风电产业、成本收益比优势不明显的太阳能发电行业,以及发展趋势受制于成本和技术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智能电网规划的确定,将彻底确定我国坚决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路线。因此,我们认为,市场终将在智能电网建设大潮中寻找并挖掘出成长性突出的价值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智能电网作为电网未来发展方向,其远景规划与当前产业与公司受益程度毕竟有相当的时滞,短期内为电力设备板块带来良好的交易性投资机会,但仍应适时控制业绩支撑不足和唯概念炒作下的市场风险。

      郭晨凯 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