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数据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6 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
    铜价季节性强势临近尾声
    大宗商品泡沫隐现破灭危机?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美豆库存恐至32年低点 豆价酝酿涨势?
    大宗商品多空分歧开始加大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铜价季节性强势临近尾声
    2009年06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周洪忱
      ⊙特约撰稿 周洪忱

      

      近期受美元持续贬值的影响,市场再次出现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加之伦敦铜库存的减少,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快速突破前期高点,冲到5000美元之上,市场对铜价的后期走势仍存在较大分歧,笔者认为,中国的进口旺季应该临近尾声,金属铜自身的基本面不支持铜价的大幅上涨。

      国内方面,数据显示,2009年4月精铜进口量为317947吨,同比增加148.9%;1至4月精炼铜进口量为1066227吨,同比增加106.29%。较高的进口量必将增加国内的供应量。经济危机之后,全球铜市场的消费必定会受到影响,今年国内进口量的大增主要是受收储和进口盈利的影响。

      

      中国需求将告一段落

      笔者认为,“收储”是一把双刃剑,支撑价格的同时,也增加了政策面对价格的控制能力,故连续的大幅上涨应该是不现实的;进口盈利支持了较高的进口量,2009年1月至5月初,内外盘比价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进口盈利较多,国内精铜在1至4月份都保持较高的进口量,一般来说,进口铜从点价至到港会延后一个月左右,故笔者认为,从进口利润来看,4月份处于高比价,5月份进口量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但5月初至今,比价有所回落,进口利润大幅缩减,相信在6月份的进口量上面就会有明显的体现,从这一点来看,上半年金属铜的“移库”状态应该接近尾声,中国需求将告一段落,后期铜价的上涨空间将非常有限。

      众所周知,LME铜库存与LME铜价保持较好的负相关性,从对比中可以看出,2006年、2007、2008年LME铜库存在低位拐点出现后对应的铜价均出现震荡回落的走势;所以寻找库存的拐点将非常重要。2009年,国内铜进口的大幅盈利以及收储使进口量大幅提升,同时也导致LME铜库存的持续减少,但减少的势头有所放缓,注销仓单在4万吨以下,比例到10%附近,库存减少的动力已经有所削弱,笔者认为,LME铜库存延续减少的时间应该不久,2007年LME铜库存减少了22周,2008年减少了17周,今年LME铜库存开始减少至今已经有15周,预计库存减少结束可能出现在6月中上旬;同时,从上面我们提到的进口盈利方面看,伦敦铜向中国转移的情况应该告一段落。中国需求的减少,将对LME铜库存产生一定的压力,一旦库存低位拐点出现,铜价向下的压力会越来越大。

      近期国内现货消费逐渐转弱,简单作一个对比,今年4月份沪铜主力合约第一次涨到4万元附近时,现货价格在45000元附近,而此次期铜主力合约创出新高,现货仅在4万元。同时,中国传统的消费旺季已经过去,相对而言,现货铜创新高的可能性非常小。没有现货消费的支撑,铜价上涨的空间将非常有限。

      

      美元短期走稳将压制铜价

      美元指数连续回落对金属有一定的支撑,但美元指数走弱不能作为支撑铜价上涨的唯一因素。笔者认为,货币对商品会有影响,但影响商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应该是商品自身的供需因素,所以单纯因为美元指数的回落而做多金属铜的风险是很大的。现阶段基本面情况不支撑铜价的大幅上涨,而美元指数单边下跌的可能性也不大,近期美元回调至前期反弹的黄金分割位置,预计短期美元在此位置震荡的可能性较大,而美元的短期走稳对铜价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美元的走弱会增加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而一旦人民币再次加速升值的话,内盘弱于外盘的态势将更加明显,沪铜将逐渐转为弱势。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从进口盈亏来看,6月份精铜进口量将会有所减少,"移库"的现象有望结束。同时,从注销仓单来看,LME铜库存继续减少的动能已经不足,LME铜库存有望在近期出现低位拐点。LME铜价虽然突破前期高点,但上涨空间将比较有限。故笔者认为,季节性强势即将结束,沪铜的上涨空间有限,密切关注LME铜库存的变化,空头可择机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