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金融
  • 4:焦点
  • 5:金融·证券
  • 7:圆桌
  • 8: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观点·评论
  • A5:产业·公司
  • A6:股民学校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对话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海外
  •  
      2009 6 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产业·公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产业·公司
    中国房地产TOP10研究报告显示 上市房企现金流增两成 偿债能力增强
    洋山打造
    港口地产复合产业链
    安徽大力推动茶产业发展
    主要车企5月份销量增长逾五成
    微软“DirectShow”漏洞
    遭到恶意攻击
    五大央企投资唐山曹妃甸
    国内钢市连续七周上涨
    上海豫园旅游商城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利润分配实施公告
    上海率先响应“以旧换新” 车企出招争市场
    水泥面临产能过剩 专家呼吁控制投资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率先响应“以旧换新” 车企出招争市场
    2009年06月0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琼
      徐汇 资料图
      ⊙本报记者 吴琼

      

      各地方政府以及汽车企业正抓紧落实汽车“以旧换新”新政。该政策新增40亿元鼓励消费者旧车换新车,业内预计将拉动千亿元的汽车消费需求。昨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上海市率先出台暂行补贴办法,以鼓励消费者以旧车换新车。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自主品牌轿车也推出换车补贴新办法,抢夺近33万辆的置换市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汽车业内人士均认为,以旧换新将推动私人轿车的消费升级,并推动表现欠佳的商用车市场。

      看到升级换代的空间后,各中级车企业纷纷推出优惠政策。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名爵等品牌推出5000元的车辆附选精品、售后抵用券和以旧换新贷款优惠利率。为了快速争夺市场,上汽乘用车和上海大众等推出了售前“以旧换新一站式服务”,由厂家全程负责换车手续。

      安信证券汽车分析师孙木子指出,“上汽集团之所以如此迅速采取行动,源于上海本地巨大的市场。” 据统计,上海市排放量为国I及以下标准的汽车有33.4万辆,因此这些以旧换新的订单成为抢夺的目标。孙木子预计,未来其他主流汽车消费市场也将相继推出地方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各汽车企业也会打起“优惠战”。

      在国家主管部门出台“以旧换新”政策之际,各地方政府也在酝酿相应补贴政策。上海市反应最为迅速,6月起正式实施《上海市鼓励老旧汽车淘汰更新补贴暂行办法》,对2002年以前购买的相关车型(大型客车、重型货车、中型客货车、小型客车、轻型货车及微型客货车),淘汰且在上海市更新购买达到国Ⅳ排放标准的客车或货车时,将对每辆符合规定条件的老旧汽车补贴3000元至7500元。以大型客车的淘汰更新补贴为例,1998年及以前注册车辆每辆6500元,1999年至2000年注册车辆每辆补贴7000元,2001年至2002年注册车辆补贴7500元。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表示,此前的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半和汽车下乡政策,主要推动了首次购车者。这从一季度乘用车销量的70.7%为1.6升及以下排量车可看出。而以旧换新的刺激力度有多大,需要看政策的执行力度、各大汽车企业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