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财经新闻
  • 5:金融·证券
  • 6:金融·证券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公司调查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专版
  • B8:路演回放
  • C1:披 露
  • C3:产权信息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2009 6 9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地方债中标利率上移 债市弱势依旧
    买入短期央票的最佳时机
    中美有别 流动性催生通胀要打问号
    “09甬城投债”今起发行
    非美货币延续跌势
    美元指数上涨
    IPO重启预期带动互换利率曲线上行
    东风汽车将发20亿短融券
    “09武进城投债”开始发售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三连阴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中美有别 流动性催生通胀要打问号
    2009年06月0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特约撰稿 乔嘉
      ⊙特约撰稿 乔嘉

      

      6月5日,在美国工作指标胜过市场预期的同时,美国股市小幅下滑0.25%(S&P500),其主要原因是市场对美联储的Janet Yellen关于美国债券收益率上升可能是市场预期通胀卷土重来言论的反应。很多业内操盘手都在担心低利率和过剩流动性的释放在中长期间内会导致通胀的重演。在这同时,我国债券市场也同样经受了收益率上涨的趋势,而我国央行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是否也会对通胀造成同样的影响呢?笔者认为不会。

      美国的低利率政策起初是挽救其金融体系,减小金融泡沫崩溃时对银行体系的打击的应急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利用过大的流通性,以尽可能地挽救那些被泡沫冲昏头脑的竞争淘汰者们。这些应该被淘汰的失败者在美国金融业里是主流,所以他们的失败就是美国金融业以至于经济的失败。而大量的货币投向弥补烂账和金融亏损,除了拯救其金融体系外,并没有任何其他实质价值。这点可以从黄金的高价中充分体现(黄金的工业价值是很低的)。

      美国危机的重要体现是资产价格的迅速下滑(虽然是合理的下滑),所以美联储的应急办法是用过剩的流动性来对冲这个下滑。这种措施本质上就是创造资产的通货膨胀,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之所以没有体会到通货膨胀,其原因是这个效应初期只局限于金融资产。一旦金融体系“丰衣足食”后,实体经济才会受到其影响。我们现在可能就位于这个十字路口。

      从另一个角度看,美国危机的根源是消费者过渡消费。这也说明在金融体系危机得到缓解的同时,更多的流动性向经济实体的投入根本没有意义,只能创造更多的通货膨胀和另一个危机。其主要原因是美国国内的经济增长空间是很有限的,甚至是零。美国真正需要大量投资的是医疗基础设施,很遗憾,这方面我们见到的实质性的措施很少。

      中国的低利率政策的初衷却截然不同,是为了应对外部的突然变化和刺激经济,是针对实体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实质性措施。在这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中,我国最受打击的无疑是销路单一的对外出口制造商。这一冲击所造成的失业率是庞大的,所以我国政府大力增加内需的支持和投入,让钱留到最需要的人群中。建设公路、铁路、公益基础设施等实质性提高民生的投入,都是人民可以直接和间接地在现在和未来受益匪浅的投资。因此我认为,中国很多的价格上涨是价值提高的具体体现。例如,在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四川、重庆工业的提高和其物价的上涨是繁荣的表现而非通货膨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