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同多数机构预测的一样,衡量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的生产者物价指数(PPI)5月份同比再度大幅下降。不过,PPI的下降势头似乎已经得到遏制。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因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出现上涨,5月份PPI环比上涨0.1%,这也是PPI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上涨。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全球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不经意间竟又创出了本轮反弹行情的新高。业内人士表示,从原材料上涨到企业产成品价格上涨、再到消费终端价格上涨通常需要3-6个月左右的传导期,因此,现阶段商品期货的不断上涨,有望成为推动PPI、乃至CPI未来数月持续走高的重要动力。
PPI企稳 商品期货加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份我国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分别比上月上涨了0.1%和0.6%。从月环比价格变动情况来看,4月份工业品价格首次由负转正后,已连续两个月出现上涨,从而终止了连续7个月的环比下降趋势。
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及炼焦、化学纤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行业主要产品价格已连续3个月环比上涨,呈现出明显的回升态势。
“我们关注的PPI指数,反映的是企业产成品价格的变化情况。”光大期货研发中心分析师曾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数据来看,PPI环比上涨的幅度还相当有限,但实际上,上游的原材料价格早就已经启动了。
曾超所说的“启动”一点都不夸张。到昨天为止,国际原油期货主力合约电子盘中突破71美元,伦敦期铜则顺利攀上5200美元/吨。今年以来,能源、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期货反复走强,累计上涨幅度均在80%上下。在国内,有色金属、钢材期货的涨幅也相当可观。
曾超认为,出现这样的局面也不难理解,商品期货价格的走强,折射出市场资金对全球经济已经复苏抱有强烈的预期。“一般来说,经济复苏先由投资拉动,所以原材料价格涨得最快。其次是企业产成品提价,最终是消费品价格上涨。”曾超表示,在各国政府释放流动性的背景下,投机资金看好经济复苏,所以积极进入原材料市场,这也是导致大宗商品期货价格远远“领先”于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的重要原因。
未来传导是否顺畅成关键
商品期货快速走高,PPI价格信号环比转好,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经走出低谷了呢?对此,业内人士显然还存有疑问。“虽然原材料涨价必然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提高,但这并不等于其产成品价格一定会有同等幅度的上涨。”大陆期货研发部在一份报告中指出,企业通常都希望通过提价的方式把原材料涨价部分转嫁到下游,但这么做的前提还要看下游是否接受提价。
“若按原材料现在这样的上涨幅度进行同等提价,终端消费者势必无法接受。消费者一旦因为高价而减少甚至停止购买,就意味着由原材料涨价导演的价格泡沫宣告破裂。”
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关键要看原材料价格与企业产成品价格和终端消费价格之间的衔接能否顺利完成。假使经济在政府刺激方案的作用仍无法成功走出低谷,那么目前涌入大宗商品市场的投机资金必然会择机离场。到时候,涨得最快的商品期货也会以几乎同样的速度回归到正常范畴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