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焦点
  • 4:焦点
  • 5:财经要闻
  • 6:深度调查
  • 7:金融·证券
  • 8:金融·证券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个股查参厅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研究
  • B7:观点·评论
  • B8:时事海外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2009 6 11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国债平静发行 债市进入新平衡阶段
    意料之中与意料之外
    降低强股性转债配置 多关注平衡型转债
    今日发行900亿元央票
    升息预期降温 美元回落
    美国债利率走高 美元兑日元还有上行空间
    一批地方政府债6月15日上市
    大唐集团将发35亿元中期票据
    17日招标发行10年期国债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
    止跌回升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国债平静发行 债市进入新平衡阶段
    2009年06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秦媛娜
      IPO将重启消息是导致本次债市调整的主因,因此在近两周债市调整过程中,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上行幅度不及短端,扁平化趋势明显。 张大伟 制图
      ⊙本报记者 秦媛娜

      

      15年期国债发行、7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发行、CPI和PPI数据公布……昨日事多,但债市却没有因此而迷乱了方向,继续在谨慎气氛下保持着相对平淡的走势,被市场人士评价为“进入新的平衡”。

      既没有火爆抢购,也没有太受冷遇,昨日15年期国债的发行结果可以说没有让市场有任何意外。3.69%的票面利率虽处于市场预期上端,但是1.64倍的超额认购倍率对于长债来说并不算低,说明资金的配置需求仍然存在。并且其边际利率为3.73%,与中枢差距不远,也从侧面说明充当主力的仍是投资性资金,投标价格相对稳定。

      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平淡的发行结果没能给市场带来太多的指引,但是在发行之前,却有15年期国债3.70%买盘报价被点击的情况,可见担心市场利率会继续向上突破的机构也还是存在。

      事实上,因为IPO重启消息是导致本次债市调整的主因,货币市场受到直接影响,因此在近两周债市调整过程中,收益率曲线长端的上行幅度甚至不及短端,扁平化趋势明显。以固定利率金融债为例, 5年以内期限的品种平均都有10个基点左右的利率涨幅,但是5年期以上品种的利率上行幅度却远不及此,平均幅度只有5个基点左右。

      比国债情况稍好,同日发行的国开行金融债则获得了更高的认购倍率。这期由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的7年期浮动利率金融债以3个月shibor为基准,按季付息,以招标时1.23%的基础利率计算,本期债券1.53%的票面利率对应利差为30个基点。

      招标结果显示,该期金融债券发行的超额认购倍率达2.11倍,且在首场招标结束后进行了50亿元的足额招标。和近期多只浮息债均热发的情况相同,本期债券也吸引了包括投资户和交易户在内的资金双双出动。

      银行交易员称,虽然从绝对值来看,本期债券的票面利率并不具有太大吸引力,但是银行资金释放压力巨大,也只能进行部分配置。而对交易类资金来说,因为此类浮息债有套利机会,还是有着不小的吸引力,这从排在认购榜前列的机构中不乏券商就可以看出。

      昨日,统计局还公布了CPI和PPI数据,-1.4%和-7.2%的结果并未给债市带来太多波澜。一位交易员称,目前市场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物价数据之上,短期内IPO和海外债市的情况才是近期影响市场走势的主导因素。

      但他也指出,经过了4、5月份的起落之后,债券市场目前再一次陷入了对于各种矛盾经济数据的迷茫之中,包括信贷、货币供应量、工业增加值等一系列近期将公布的数据都会影响投资者情绪,数据很可能再次出现类似2、3月份时的矛盾,而债市会在消化各种信息之后,重新进入平衡阶段,或者被称为“牛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