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行情的发展基本可以被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四万亿投资”为发力点,市场改变了对宏观经济的过度悲观预期而止跌反弹,建筑建材、工程机械等行业热点频频接力。这一阶段一直延续到3月初;第二阶段从3月初延续至今,由于美国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定量宽松救市政策引发了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而出于保值和避险的需求,全球资产开始走强,先是黄金,接着是有色、原油,逐步蔓延到房地产和农产品,并深刻地影响着A股未来的走势。
而本轮行情的演绎,基本上伴随着宏观经济的逐步改善和流动性的不断释放。有数据显示,一季度4.6万亿元的新增贷款和4、5月份的新增贷款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进入实体经济领域而滞留在金融体系内,其中为数不少的份额流入股市,成为股市上涨的动力。避险资金流入房地产领域则推升房价和成交量,刺激开发商的投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宏观数据的改善。因此,当前A股的走势有着宏观经济转好预期的基础,以及在流动性充裕与通货膨胀预期下,资金流入对资产价格的推升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
投资者在把握未来行情的时候,首先需要关注流动性方面的变化。从全球来看,如果美国经济率先复苏,美国政府则可能首先加息并收紧流动性,这会引发国际资金回流美国。这种情况一旦出现,首先打击的是港股,其次是A股,股市逆转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我国经济首先复苏,或者我国经济复苏伴随着结构性通货膨胀的出现而迫使政府加息,则这种情况在短期之内会有利于A股。
其次,市场三季度的走势会和近期出台的宏观数据紧密相关。与前期持续下滑的宏观经济数据相比,五月份的数据出现了可喜的变化。虽然CPI和PPI依旧在下滑过程当中,但我们看到环比已经有所企稳,同比由于去年的翘尾因素影响下滑较大,预计下个月开始同比数据会有明显好转;投资增速明显加快,5月单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7%,远超预期;消费延续了同比环比继续回升的态势,五月同比增长15.2%;分类数据房地产投资、房屋与汽车销售明显增长,国内经济回暖苗头明显。
但数据的背后仍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首先进出口依旧低迷,5月出口同比增长-26.4%,再创历史新低,进口同比增长-25.2%,相比上月降幅扩大了2.2个百分点,尤其是对美国、日本和欧洲主要国家的出口大幅下滑,显示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还比较遥远,侧面印证了国际油价及大宗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并非出于需求因素,更多的是资金推动的结果。另外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中,投资主体仍然是内资,尤其是国有企业,外资和港台的投资基本没有增长,显示外资对国内经济的恢复是有分歧的,政策驱动因素居多。
在这种背景下,市场心态可能会发生一些变化。数据的转好意味着政府短期不会再出台强有力的经济刺激政策,市场的政策驱动因素转弱。如果经济真的转好,实体经济会出现较多的投资机会,对行情的发展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如果仅仅是通胀预期和财政投入驱动下的经济数据的结构性转好,那说明结构性通胀已有苗头。所谓结构性通胀,指的是具备保值和避险功能的、再生周期比较长的品种和领域的局部通胀。这可能是我们最不愿意看到的现象,如果这种情况出现,则政府需要在加息和刺激经济之间做出抉择,抉择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市场的走势。
综合各方面因素,我们依然看好市场的中期走势,仍看好大宗商品(黄金、有色、石油、农产品)和房地产的保值能力,银行保险的受益程度不会低于平均水平,前期滞涨的防御性品种食品饮料和医药会出现投资机会。对于中游的加工企业,上有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压迫和产能过剩的抑制,价格传导能力较弱,在PPI出现明显的好转之前,投资机会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