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于祥明
已拖了半年多的电煤合同价格至今仍无明确方案。针对近日市场再度传闻发改委插手协调煤电双方,煤炭运销协会一位权威人士昨向上海证券报明确表示,发改委决不会强行出台电煤协调方案,在目前市场正常运转的情况下,政府指导价出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是由各地企业自主商谈定价。
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国家发改委出台合同煤涨价4%方案”的传闻并非空穴来风,它是五大电力希望达成的三个方案中的一个,且电企在力推国家发改委出台类似政策。
而另外两个方案则是其在今年福州煤炭订货会上先后抛出的“合同煤价直降50元”和“合同煤价不涨不降”。随着市场转暖,以及煤企的一再坚持,上述两个方案最终被第三个方案(合同煤价上涨4%)取代,且获得部分地方煤企的认可,即山东兖州煤业与五大电力签订省内重点电煤合同,价格较去年初上涨4%。
“这并不意味着各地完全统一。”煤炭运销协会权威人士告诉记者,山东地区煤价原本就高,所以兖州煤业签订合同是可以理解的,其他地区仍需企业自主决策。
他向记者表示,龙煤、陕西、神华等煤价原本较低的地方和公司价格上涨幅度肯定要大一些,而且类似神华已经签订合同的,也不可能撕毁重来。
记者注意到,神华公司电煤合同早在一季度已经完成签订,即公司2009年港口下水动力煤(5500大卡)国内长约销售合同价格为540元/吨(含增值税),较去年上涨约18%。
“对于传闻不方便多说,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发改委决不会强行出台所谓电煤协调方案。”上述权威人士表示,在目前市场正常运转,以及部分企业已经签订合同的情况下,政府出台指导价会使问题复杂化,还不如交由各地企业自主商定解决。
他进一步表示,煤电企业都有各自的智慧,在合同达成的基础上,双方之间的“挂账”问题将迎刃而解。
“政府部门的沉默,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猜测,但也给煤电企业双方留下了谈判空间。”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双方谈判是迄今为止最为漫长的一次谈判,显然是政府方面在大胆尝试市场化解决方式。
“合同谈判本身就是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个过程,如果不谈判,那就是政府配置资源,或者是计划配置资源。”此前中国神华董事会秘书黄清也接受记者专访时说。
他表示,煤电合同长期谈判是市场经济的常态。“各方要习惯它,保持它,而不要干预,相信煤炭和电力这两个行业,它们逐渐地变成市场的主体,变成了自己命运的主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