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报道兴业银行6月份炒黄金期货亏损超过1000万元。由于首批商业银行今年4月底刚刚获批成为上海期货交易所黄金期货的自营会员,上述报道给人一种银行征战黄金期货“出师不利”的感觉。
事实上,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推论有失偏颇。商业银行在境内外同时拥有多条黄金交易的跑道,在黄金期货上的操作应该不会是纯粹投机。兴业银行在沪金期货上的头寸,看似出现一定程度的亏损,但其完全可以在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在内的多个市场上持有反向头寸,通过封闭敞口的方式实现价格避险,甚至是套利获利。如果仅仅掌握了兴业银行在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头寸变化,就简单推断其“炒黄金期货亏损”,无疑是不客观的。
期货市场具备发现价格和转移风险的功能,企业可利用期货市场的权威价格指导生产经营,也可以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实现期货和现货市场交易损益相互抵补,避免价格大幅波动给经营带来的损失。为什么到现在依然会有人不断对企业参与期货市场操作的行为提出质疑呢?
笔者认为,在我国,包括某些政府部门在内的各阶层,长期以来对期货市场存在着较深的偏见或误解,导致期货市场在我国的发展环境不佳。这些偏见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部分媒体的推波助澜,但更多的是因为对期货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
其实,企业利用期货工具存在诸多益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利用期货市场产生的权威价格指导生产经营。如原材料采购价格谈判、产成品销售定价、年度生产销售计划的安排等。
2、规避价格风险,锁定企业成本及利润。如,生产企业在企业的生产成本之上再加上一定的利润,在期货市场上进行卖出套保,锁定合理的利润;加工企业套保依据订单的定价方式,在期货市场买进套保,锁定原材料成本。
3、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越来越多的生产和加工企业利用期货市场来锁定成本和价格,它势必要求生产商的产品达到期货合约的交割标准,否则会影响套期保值操作的效果。企业须改进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以适应套期保值操作的需要。
4、节约采购或销售成本。
当然,必须注意的是,企业开展套期保值操作之前,应做好充分思想准备。笔者认为,企业要参与期货市场的操作,实现稳健经营,必须在观念、制度、机构、人才等方面做全面细致的准备工作。
首先,企业必须从领导班子开始,自上而下深刻认识利用期货市场为生产经营服务的重要性。期货市场所具备的价格发现功能和风险转移功能已在长期的实践被证明是真实有效的,已经不需要我们再去实证研究,任何的疑虑都是没有必要的。但对于企业尤其是国企而言,是否利用这样一个规避风险工具,是摆在企业领导人面前一个两难的选择,在我国,“期货”毕竟还是个新事物,在政策不明朗的情况下要参与套保,心里不踏实;但反过来,如果不参与,则也有可能使企业承受不住风险的冲击而遭受更大的打击。
因此,在公司内部必须统一思想,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一定要站在为保障企业稳定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是否进行套期保值的问题。对于国资委相关文件中关于严禁企业进行期货投资的表述,应该从正面去解读,其禁止的是期望在期货市场牟取利益的投机行为,这种行为是存在较高风险的;而套期保值操作本身并不能产生利润,只是帮助企业转嫁风险,不是投资行为,不产生风险。如果患得患失,没有勇气尝试,情况就好比没有给汽车买保险一样严重。
(作者系光大期货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