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信息披露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2:行情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2009 6 19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3版:货币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3版:货币债券
    部分货币基金投资比例受限 短融券调整压力增大
    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继续上行
    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前瞻
    估值风险凸显 Shibor浮息券配置与交易价值有限
    300亿元6个月国库现金管理
    商业银行定期存款23日招标
    事与愿违
    本周公开市场小幅净回笼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下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前瞻
    2009年06月19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上海证券研究所 胡月晓
      张大伟 制图
      ⊙上海证券研究所 胡月晓

      

      世界经济:危机止步 预期向好

      本轮世界经济调整的根源在于美国的金融危机的冲击。目前美国金融体系已开始恢复正常,从衡量金融体系流动性的LIBOR/OIS或TED指标看,短期流动性已经接近危机爆发前水平(2007年3月),中长期流动性虽然仍然比危机爆发前紧张,但也已进入危机爆发后的最宽裕阶段。可以肯定的是,美国金融体系短期流动性已恢复正常,中长期流动性则在现有的水平上达到一个新的平衡。因为美国去债务过程将持续数年时间,中长期流动性不太可能恢复到危机爆发前水平。

      由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是债务—消费型经济体,金融系统功能开始恢复,意味着需求开始企稳。目前经济是在低水平上企稳回暖,未来产能过剩导致的结构调整不可避免,实体经济领域局部冲击仍有爆发的风险。

      

      中国经济:窗口机会

      首先,我们对中国经济全面复苏的量化界定是:连续两季GDP增长8%以上,因此我们认为,年内全面复苏可能性不大,政策转向几乎不可能。

      其次,我们维持年初判断,中国经济本轮调整能否全面复苏取决于两个因素:去库存化和去过剩产能化过程结束。第一个过程大约半年左右时间就能完成,现在高峰已基本过去。在库存回补的企业经营行为下,下半年经济状况会呈现大范围好转现象。第二个过程需要2-3年左右时间,宏观层面上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微观层面上涉及企业并购重组,过剩产能的消化,目前还刚刚开始,至少要到2010年下半年才会显现杀伤力。

      

      “三驾马车”分化格局形成

      外贸维持现有规模趋势将延续至年底,进出口规模将在现有水平上保持大致平衡,下半年同比受基数影响仍将维持大的下降幅度。

      消费升级趋势确立。消费将在目前水平上稳定运行,总体上虽然表现平稳,但结构升级现象明显:汽车、家具、珠宝明显上升。说明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消费本身已到了升级换代阶段,这个趋势是经济波动的冲击改变不了。

      投资高速增长趋势能维持。投资是拉动需求最直接的措施,国企加上地方政府天生的投资冲动,会保持现有高投资趋势延续,30%以上投资增速会保持到年底。但是,由于投资对象大多集中与基建领域,必须关注固定资本形成率不高带来的影响。

      

      通货紧缩状态仍将延续

      从CPI的角度,年内转正需要物价指数有1个百分点的上涨,如此巨幅的上涨可能性不大,最多缓慢积累到年底出现。从PPI角度,价格指数5月份已经转正(环比),预计将在目前点位企稳,四季度PPI降幅可能会快速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