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金融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股民学校
  • A5:专版
  • A6:专版
  • A7:信息大全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6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2版:要闻
    辽宁亿元骗贷炒期货案
    主犯终审被判无期徒刑
    深圳证监局:严打基金行业“过街老鼠”
    上市公司
    破产司法解释正在协调(上接封一)
    蔡鄂生:尽早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
    上海地区期货公司
    社会责任工作指引发布
    叶有明:宁愿要“一流市场,二流团队”
    王卫国:破产法要强化对债权人利益保护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红衣穿戴”基本完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蔡鄂生:尽早出台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
    2009年06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叶勇
      ⊙本报记者 叶勇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蔡鄂生20日在第二届中国破产法论坛上表示,由于银行破产会产生很大系统风险,涉及司法权和行政监管权、行政接管和司法破产重整以及与存款保险制度衔接的关系问题,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条例》的制定还需要在实践当中去摸索,通过实践的发展使这部法规尽早出台。

      他表示,银监会在受托起草条例过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破产预防原则,作为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能保证不破产,但是也要尽量避免破产;第二,稳定原则,稳定原则在实践中如何把握比较难,特别是对于可能引起的系统风险的考量和对待;第三,成本最小化原则;第四,损失的合理分担。这里面,财产权的划分问题是根本问题之一。实践中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很多。是站在存款者的角度划分?还是划分储蓄存款、单位存款、活期、定期等?法律制定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很复杂。

      蔡鄂生表示,为尽快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在破产方面有比较详细的法律法规出台,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的。第一,司法权和行政监管权的关系。必须界定银行业监管机构和法院在破产程序当中所处的地位和职责;第二,行政接管和司法破产重整的衔接关系。其间涉及如何保证破产财产完整性的问题。此外,与存款保险制度的衔接也是主要问题之一,如果没有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破产条例也很难单独处理。就目前情况看,存款保险制度的设计也遇到一些问题,值得思考。

      他认为,《破产法》是一部实践性很强的法律,银行业金融机构破产的研究刚刚迈出一小步,从法律上来讲有条文,但实践当中的案例很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大而不倒”可能刺激其冒险行为和投机行为。雷曼的破产恰恰把国际金融的危机序幕拉开了。所以,在解决市场秩序、准入、退出、维护债权债务人利益等问题之外,还要考虑整个体系的系统风险。

      中国破产法论坛执行主任、北京炜衡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尹正友认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破产标准可能会兼采普通法上的流动性标准、资产负债表标准和特别法上的法律监管标准,并重点依赖后者。监管机构将在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个破产程序中居于关键性地位,其有权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重大经营风险时,采取接管、托管等措施,并在银行业金融机构进入破产程序后,仍进行一定的职权管理。而存款保险机构只是作为一个参与机构来负责收购存款人的债权,维护存款人的利益和社会稳定,作为债权人参加破产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