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
编辑室主任
内阁首相麻生太郎6月初初向媒体公布了日本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比2005年削减15%。麻生对此不无自吹自擂:这是个雄心勃勃的规划,由此日本将主导相关的国际谈判。
麻生如此表白,也许是有理由的,因为公布的这个方案遭到了产业界的强烈抵制,麻生在公布前才毅然决定上浮一个百分点,原先的方案是比2005年削减14%。且不说国际社会的反响如何,就是主导这一工作的日本环境省对此也非常不满。来自公明党(多年来一直与自民党联合执政)的环境大臣斋藤铁夫所要求的是比2005年削减20%至21%,可见双方差距之大。而最大的在野党民主党的方案居然是比2005年减排30%,两者相差达一倍之多!
本来,各国减排的基准年份均为1990年,这是《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日本却故意独出心裁,以2005年为基准年份,显然有难言之隐。因为日本在1990年至2005年期间增加了排放,如果以1990年为基准,那就会显得很难堪。因为按照新公布的方案,届时日本比1990年仅减排8%!而欧盟所公布的方案,虽然比2005年减排13%,但却比1990年减排达20%之多。所以欧盟在日本公布这一方案后,直言不讳地希望日本做出“进一步努力”。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明确表示,日本这一方案与国际社会的期望是有差距的。日本媒体也清楚地看出了这一点:其他国家是不会满意的。《日本经济新闻》的社论就明确说,此举是通过虚晃一枪来回避实质问题。
但即便如此,日本产业界仍对此忧心忡忡。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个承诺势必导致企业增加设备投资,由此可能降低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日本产业界一再呼吁政府:在所有排放大国加入减排行列以前,日本不能做出任何承诺。日本目前尤其强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也要减排,其矛头所向不言而喻。
麻生现在拿出的减排方案,是以其中长期能源需求预测为前提的,根本不需对产业结构作任何调整,也无须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一番数字游戏,表面上做得蛮好看,其实对国际社会根本没有说服力。全球变暖是个大趋势,日本这个拥有相当减排潜力的国家,由于国家领导人缺乏政治魄力和领导能力,无法发挥在这一领域引领国际社会的标杆作用,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事情明摆着,日本将在今年9月迎来众议院选举,而麻生上台近一年来其支持率始终在低位徘徊。如果按照国际社会的期待提高减排目标的话,势必引起产业界的强烈不满,从而使自民党再失去财界的支持。那样一来自民党在选举中就毫无胜算可言了。因此在减排问题上,麻生当然不能与经团联(日本最大的经济团体)对着干,所以只能出台这样一个看上去一碗水端平的方案。这完全是一种短视的做法。也许自民党藉此得以保住执政党地位,但日本经济却会错失调整结构的一个重大契机。
1970年,美国根据其国内法,对汽车的尾气排放做出了限制。当时本田公司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就表示:全球的汽车厂商在开发低排放的发动机中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日本应该迎接这一挑战。此后,日本政府不顾丰田公司和日产公司的强烈反对,强制推行这一政策,于是日本各汽车厂商竭尽全力开发燃油效率最高的发动机,从而使得日本汽车产业长期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对维持日本经济的繁荣功不可没。而美国此后却未能坚持高标准,因此使得其竞争力节节下滑,以至如今通用公司也陷入了破产窘境。但如今日本已根本看不到像本田宗一郎这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和政治家,经团联的领导人都成了张果老,只会向后看。政坛和财界要人们都只盯着眼前的利益,对于什么是日本长远的国家利益,根本就没人考虑。日本在经历“失去的十年”(始于冷战结束之际)之前,就已陷入这一怪圈,至今仍不能自拔,而且有越陷越深之势。
不错,在能源利用效率上,日本至今仍保持着世界最高水平,而且日本人还不断吹嘘“环境立国”和“绿色新政”(相对于30年代大危机后美国政府实施的“新政”),但在推进低碳经济和开发新能源方面,日本就谈不上什么领先水平了。或许太阳能发电还稍稍有一点,但离产业化还相去甚远。至于风力发电,日本就被甩在很后了。即便在其强项汽车领域,混合动力车和电动汽车的开发,日本也不那么领先。
总而言之,由于缺乏必不可少的机制和先进的理念,日本虽然拥有一流的环保技术,但因为缺乏政治魄力和远见,所以在这些领域与欧美的差距在不断拉大。既然死死吊在制造业一棵树上的日本,不再像以前那样怀着强烈的危机感,其国际地位持续走低也就毫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