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内美元的霸权地位难以撼动,“美元问题”短期内将继续存在:第一,美元贬值问题;第二,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问题;第三,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的难题;第四,美元币值变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
⊙陆前进
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任重而道远
目前美元仍然是国际上的主要货币,而且还没有那一种货币能够完全替代美元,但是美元兑换黄金的约束已经没有了,所以美元扩张的内在冲动比以前更强了,美元流动性泛滥带来的风险全部由美元储备的国家自己承担和消化。
虽然目前没有办法改变美元独大的地位,但各国正在不断努力,力争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我国政府早就强调要建立国际金融新秩序。周小川行长提出,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体系的构想,迅速得到世界很多国家的响应和支持如俄罗斯、巴西和联合国等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国际社会都表示赞同中国的建议,这表明,许多国家都希望能够改革长期以来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美元储备货币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最近美联储采取量化宽松政策收购美国国债,更引起市场人士的担心,美联储开动印钞机,意味着美元贬值和全球通货膨胀可能会再度发生,人们对美元储备货币体系的改革更加关注。
从理论的角度来看,改变美元主导国际货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用新的国际储备货币替代美元;二是创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替代美元;三是建立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竞争的国际货币关系;四是建立全球单一货币体系,各国货币退出流通。
目前,能否用其他国际货币替代美元主导地位,应该说仍然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除美元外,目前其他国家货币如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还无法与美元抗衡,还不能够替代美元。就算将来其中某一货币发展到能够替代美元作为主导货币,也无法从根本上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因为,这几种国际货币也都与美元一样,都是一国主权货币,美元存在的缺点,在这些货币身上同样还会存在,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革国际货币体系。
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要建立超国家的储备货币如特别提款权来替代美元,希望特别提款权能够克服一国货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缺点,克服某一国货币存在的缺点,充分发挥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作用。尽管周小川行长的建议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也得到了许多国家的赞同和认可,但笔者认为建立超国家的储备货币问题将是一个长期过程,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全球单一货币“世界元”,就像欧洲货币单位一样,为最终实现欧元服务。
在浮动汇率制下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难以克服美元货币所存在的问题。
一是在浮动汇率制下,超主权货币币值同样具有内在的不稳定性,无法克服美元汇率频繁波动问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每天要确定特别提款权对美元汇率,然后再根据市场汇率,套算出特别提款权对其他货币的汇率,特别提款权对这些货币的汇率都是变动的,币值也是不稳定的。由于这些主要货币之间汇率都是浮动汇率,随着这些货币之间汇率的波动,特别提款权对这些货币汇率也将是频繁波动。
二是超主权储备货币面临如何满足各国的对外清偿力,以及如何充分发挥储备货币的功能问题。特别提款权的创造是有限的,IMF不是货币发行机构,只能有限地创造特别提款权。即使IMF能够以各国外汇储备作为准备发行特别提款权,但一旦IMF把这些外汇储备资产再投资到国际金融市场,全球货币将会进一步扩张,仍然没有改变美元储备货币滥发的状况。此外,特别提款权不是任何一国的法定货币,也不能流通,仅仅依赖IMF的信用,难以充分发挥特别提款权的计价、支付和储藏功能。即使将来规定特别提款权能够充当国际贸易和投资的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如果其他各国货币没有退出流通,特别提款权和其他国家货币之间汇率变动同样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的大起大落,美元存在的问题在特别提款权身上同样存在,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作用会大打折扣。
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的根本意义在于,引领国际货币体系最终走向世界单一货币,彻底消除一国货币变动的影响,如欧洲货币单位就是欧洲货币联盟走向 “欧元”的重要途径。欧洲货币单位类似于特别提款权,欧洲经济共同体每一国货币和欧洲货币单位挂钩,各国货币之间采取固定汇率制度。实际上,创立欧洲货币单位就是为了维持稳定的欧洲货币体系服务的,欧洲货币单位是由德国马克、法国法郎、英国英镑、意大利里拉等货币加权组成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成员国使自己的货币与欧洲货币单位保持某一固定水平,并据此套算出出各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比价,它是固定汇率体系,为最终实现欧洲单一货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值得指出的是,周小川行长的建议也激起了人们对“世界元”的探讨,建立超主权的储备货币设想,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最终走向全球单一货币。因此,希望把建立超主权储备货币作为创建全球单一货币的前站,最终实现全球单一货币。
美元短期面临四大问题
应该说,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许多国家的共识,但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涉及到许多技术和制度设计安排,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目前建立多元化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一个现实目标,短期内美元的霸权地位难以撼动,“美元问题”短期内将继续存在。从现实角度来看,“美元问题”主要涉及到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美元贬值问题。美元既是一国的货币,又是世界的货币,作为一国的货币,美国为了刺激经济,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美元的供给会不断增加;作为世界的货币,美元的供应必须满足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的需要,各国又渴望得到更多的美元。
这样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便出现了一种进退两难的状况:为满足对外贸易和增加国际清偿力,希望增加持有美元;随着持有美元增加,美元供给过多导致美元贬值对该国的冲击就越大。这是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的不稳定性,其根本缺陷是美元的双重身份和美元币值的内在不稳定性。
从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1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贬值到目前1盎司黄金接近1000美元左右,说明以黄金计价的美元币值是不断下降的,这种内在币值的不稳定性相当于美国对持有外汇储备的国家征收了一定的通货膨胀税。美元币值的稳定需要美国增强本国的政策约束,不能采取过度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使得美元走软,但是美元作为一国的主权货币,别国是很难干涉的,一旦遇到经济问题,美联储就有内在扩张的冲动,国内的目标是放在第一位,美元供应的不断增长将导致美元币值不稳定,贸易逆差扩大,而美元贬值将导致其他国家持有的美元外汇资产缩水。
第二,持有美国国债的风险问题。对于大量持有美国国债的国家而言,面临资产调整的困境。如果卖出美国国债,美元国债供给增加,价格会下降;如果继续持有美国国债,美国大量发行美元,美元贬值的可能性上升,持有的美元国债将缩水,这是一种进退两难的局面。
目前,“金砖四国”外汇储备总量已达2.8万亿美元,其中购买了大量的美国国债。如果大规模抛售美国国债,将会导致美国国债价格下降,美元储备资产缩水,这本身并不符合“金砖四国”自己的利益,美国国债和各国利益是捆绑在一块的。
如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最近曾提出“世界需要更多种储备货币”,引发了“美元恐慌”,随后6月16日俄财政部长库德林又称目前美元“状态良好”,并进一步表示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尚无替代品,美元贬值将导致美元外汇储备资产缩水。同时,“金砖四国”为了规避美元贬值风险,提升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影响力,还积极参与购买IMF发行的债券,如5月末俄罗斯宣布计划购买100亿美元IMF债券;据报道,6月5日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表示愿在安全、收益合理的范围内购买不超过500亿美元IMF发行的新债券;巴西也已承诺购买100亿美元,印度也将购买100亿美元以上的IMF债券,而购买IMF债券也是对美国国债投资的一种替代。
第三,美联储货币政策面临的难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美联储需要采取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刺激经济,如美国通过量化宽松政策,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其他债券来扩张货币。
3月18日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决定计划大手笔购买1.15万亿美元债券,其中包括高达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7500亿美元的相关房产抵押债券以及1000亿美元的房贷机构债券,美国开动印钞机扩张货币,市场普遍预期美元会贬值。
一旦经济形势转好,美国就计划退出量化宽松政策。目前,关于美联储是否退出量化宽松的非常规货币政策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由于美国经济前景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此时放弃积极的宏观经济政策,可能导致经济形势恶化,因此美联储可能会等到看到经济复苏的积极信号,才会退出量化宽松政策,但此时通货膨胀可能已经启动,美元的贬值压力将增加。因此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时机的把握将是对美联储货币政策操作的考验。
第四,美元币值变化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剧烈波动。自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后,美联储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持续下调利率,美元走软,以美元标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粮、油等价格迅速飙升。2008年下半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不断加剧,危机逐步向其他国家扩散和蔓延,全球股市下跌,避险资金追逐美国国债,导致美元不断走强,国际油价迅速下跌。进入2009年,全球经济形势继续恶化,美元国债仍然是较好的避险资产,美元继续升值,同时全球对原油需求不振,原油价格仍然处于低位。而为了刺激经济,美国采取赤字财政政策和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到约2.11万亿美元。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政策和财政政策相结合,意味着财政赤字货币化开始,增加了财政赤字转化为通货膨胀的风险,美元存在贬值压力,如美元指数从3月9日的最高89.009下挫到6月1日最低点79.171,油价从3月初的42美元左右上涨到6月19日的70.13美元,美元贬值是推动油价上涨的重要因素。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