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7:焦点
  • 8:金融·证券
  • 9:信息披露
  • 10:信息披露
  • 11:观点评论
  • 12:上市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产业·公司
  • A4:股民学校
  • A5:信息大全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焦点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投资基金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7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特别报道
    宋丽萍:创业板对风险定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股权投资
    和债务融资体系必不可少
    监管取向突出五个“更加严格”
    夏斌呼吁组织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
    关注三大投资机遇:
    新经济、中国服务和文化创意
    潘小夏:有条件自由浮动有利于创业板发展
    中国选择的是“后纳斯达克模式”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夏斌呼吁组织有创新能力的企业上市
    2009年07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丽娜
      ⊙本报记者 王丽娜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在出席2009中国创业板高峰论坛称,推出创业板是改善经济结构的重要措施。

      夏斌表示,改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加快科技创新、培养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生产能力是改善我国经济结构的重要环节。推出创业板绝对是鼓励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上市,直接提升我国经济结构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载体。

      为此,他极力呼吁监管部门和市场的中坚力量首先要去挖掘、去动员、去组织有创新能力而且有潜在利润的企业上市;二是对有创新能力又具有利润能力潜力的中小企业应以一定手段把风险隔离出来,把风险降到最低点,并保证风险的透明与公开;三是在全球经济复苏慢于中国经济复苏的前提之下,全球游资过多,创业板的推出更需要有关部门加强外汇流入的管理,防止外资在创业板问题上的推波助澜和恶炒;四在创业板开创之初,监管部门要加快审批速度、加快上市速度和上市数量,尽可能减少创业板股票刚刚上市的供需缺口,尽可能减少上市后股价的过度波动。

      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夏斌表示,虽然2003年-2007年中国经济呈持续高速繁荣增长态势,但CPI、PPI等一系列资源因素决定了中国经济必然会出现周期性的下调,加之美国金融危机的影响,由此综合导致了中国经济这一轮的下滑。

      谈到中国经济上半年的走势及政府一系列宏观政策调整的效果时,他认为,政府出台的一揽子刺激经济的计划无疑是成功的、比较及时的,且已初见成效。目前的中国经济确实在见底、复苏,这从各种指标都能体现,特别是从5、6月份的指标,不管是工业产值也好、投资也好,或者是净利润指数也好,以及最近一个月的发电量等等,各种数据均表明中国经济在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