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广告
  • 4:财经要闻
  • 5:特别报道
  • 6:金融·证券
  • 7:金融·证券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公司调查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中国融资
  • B7:产权信息
  • B8:观点评论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中国融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中国融资
    上海产权市场成立十五年
    交易涉及资产量13665亿(等)
    内外资PE齐齐看好A股市场退出渠道
    西安海星现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
    增资储能技术 青云创投瞄上新能源产业链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内外资PE齐齐看好A股市场退出渠道
    2009年07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叶勇
      经历过金融危机的动荡后,那些投资风格迥异的内资和外资大型PE对二级市场的看法一反往年之常态,纷纷表示看好国内A股市场,尤其是创业板的前景。这是日前举行的清科“2009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中期论坛”上传递出的信息。⊙本报记者 叶勇

      A股市场将成PE主要退出路径

      方源资本总裁、前淡马锡中国区负责人唐葵表示,以后A股市场势必成为国内私募股权基金退出的主流市场,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现在还只是冒着绿芽。对我们来说,在投资的时候,已经把A股上市作为我们基本的退出考虑。

      “我们去年有一家投资的企业在中小板上市,我觉得还是非常好的。虽然市场环境很差,但只要企业业务好,增长强劲,市场还是会给予好的评价的。本土公司在A股上市的交易量明显比在国外市场上市的要好,显然,对于本土公司,本土投资者比较容易理解。这对我们将来基金的设置、退出方式都会起到一个很好的参考作用。”开信创投管理合伙人曾之杰说,“从现在来讲,A股市场比我们想象的要好,我们同时也非常期待创业板。”

      新天域资本执行董事孙壮则表示,新天域一直非常看好A股市场,从2005年成立基金时,其投资的国内公司就已经在A股市场上市了,而且新天域已经成功退出。“相信中国这个市场还是很强的,这个市场对中国公司的了解还是比较深刻的,我们现在投的公司里已经有3家公司在A股上市。”

      “我觉得A股退出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家的心态。好多年前,中国的有关法律对民营企业的权利没有太多保障的时候,很多民营企业家愿意到海外上市,觉得这样比较安全。但是,这么多年下来,中国各个方面的法律都比较完善了,民营企业家对国外上市已没有特别大的偏好。我们虽然是外资PE,但是我们也把投资境内企业并使其A股上市作为我们的重点之一。”英联投资合伙人林明安说。

      在贝恩资本董事总经理黄晶生看来,这个情况跟好几年前大不一样,说明中国的发展速度出乎意料。“我记得在5年前,恐怕很少人说A股市场是他们主要退出的渠道,现在已经到达了这样的地步了。前两年,很多中国公司都被中介机构‘忽悠’到美国的OTCBB上市,结果上市后就成‘孤儿’了,没有人理他们,股价又不好,交易量又没有,要转板又得重新上市,何苦呢?所以中国企业家如果想上OTCCB,千万要当心。”

      

      集体看好创业板前景

      在论坛上,PE界人士包括外资基金人士纷纷对我国即将推出的创业板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认为,创业板将不仅为本土人民币创投基金的退出增加渠道,还将吸引更多外资创投支持的企业转道国内上市。

      对于创业板的即将推出,美国中经合集团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彭适辰表示,创业板是个很好的投资方向,对于VC来说,无论是本土还是外资,都增加了退出的渠道。

      智基创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暨管理合伙人陈友忠也表示,创业板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只是创业板的发展还没有能完全解决很多外资创投上市的问题。

      招商局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振威指出,创业板推出之后,外资基金目前上市在法律上是没问题的,只不过过程当中多了一些环节,但这些环节在未来肯定会慢慢消除,这将有助于吸引外资支持的企业境内上市。

      深圳东方富海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陈玮说,“我认为中国的创业板成功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中国目前制定的规则和标准是建立在总结世界各国创业板成功和失败经验的基础上。对于门槛问题,我觉得中国人太聪明了,如果一点门槛没有,人们会有千奇百怪的办法让企业上市。因此,目前情况下有一点门槛还是有必要的。随着投资者不断成熟,市场机制不断完善,过渡到纳斯达克那样的条件在未来还是有可能的。”

      不过,多数创投界人士同时表示,不管中小板的开闸还是创业板的设立,对创投来说仅仅是多了一个退出渠道,不能改变其做投资的初衷。

      近年来,一批创新型企业在我国不断涌现和发展,引起了包括外资创投在内的投资机构和海外资本市场的关注。深交所资本市场研究会秘书长王一萱透露,2004-2008年五年间,146家外资创投已投资1005个项目,涉及787家企业,外资创投已储备了较为丰富的上市资源。

      据统计,五年间外资创投共支持91家企业上市,其中84家在海外,外资创投支持的企业海外上市的趋势较为明显。这些企业主要上市地点在纳斯达克、纽交所,其中纳斯达克比较突出。专家预计,一旦创业板推出,这种局面将在今后几年得到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