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路演回放
  • 7:观点评论
  • 8:时事海外
  • A1:市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地产投资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广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7 1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6版:地产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6版:地产投资
    世博会“后发效应”点燃上海楼市新激情
    “通胀预期”难挡 豪宅市场一路狂飙
    数据解读房地产
    二套房贷收紧
    将推倒楼市多米诺骨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8621-38967766 )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预期”难挡 豪宅市场一路狂飙
    2009年07月1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于兵兵
      “通胀预期”难挡

      豪宅市场一路狂飙

      ⊙本报记者 于兵兵

      

      二套房贷要收紧了!房地产政策在转向!7月以来,一场由二套房贷收紧而引发的预期恐慌正在蔓延。而在这种恐慌情绪中,改善型自住需求最受打击,豪宅投资却“我自岿然不动”。

      “股市会跌吗?房价会调整吗?都没关系呀。房价已经不低了,该压制一下了。但是很难大跌,真正的投资客是拦不住的。他们可以借人家的身份证,也可以多付点首付,他们有钱。”一位身在上海的资深投资人在网络上回复记者颇显焦急的询问,还不忘在电脑上悠闲地打出一个笑脸。他的投资领域主要是股市,但也在最近买了一套价位不低的豪宅。

      即便在2008年底,相比于其他类型的物业,豪宅市场似乎从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影响。“哪怕是去年经济最不景气的时候,我们的房子也卖得不错,此后更是出乎意料的好。”南京金陵置业董事总经理汪洋告诉记者。

      金陵置业是南京国资背景的房地产开发商,在南京开发了唯一的城中别墅大盘玛斯兰德,占地面积723亩,单套别墅价格最高超过2000万元。据了解,目前该楼盘价格较去年最低点有超过30%的涨幅,而今年以来火爆的销售形势从未改变。

      “我们楼盘的主要购买人群是南京本地企业家,或身在外地但有家人在南京的企业界人士。不可否认,他们购买别墅物业很少是单纯的自住,但也很少是投机性的炒房行为。对于这些富裕阶层来说,面对通货膨胀预期,买套稀缺型物业保值增值,这几乎已经是所有豪宅购买者的共同心态。” 玛斯兰德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

      上述观点得到其他开发商的证实。上海龙湖滟澜山别墅的开发商告诉记者,市场传说的温州炒房团其实在市场上的影响很小。“他们也有看房的,也有买房的。但是总体量不大,性质和以前的短线投资也完全不同。”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豪宅多数购房者不为了出租或短期出售,他们资金实力雄厚,有每年自住一段时间的考虑,同时也考虑资产的保值增值。

      2008年开始,全球各主要经济体为应对金融危机一致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从而引发了世界性货币贬值及各地通货膨胀的担忧。在国内,自今年年初开始,随着国家信贷投放量井喷式的增长,市场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越来越强。房地产成为资金持有者首选的避险工具:开发商大举拿地抵抗货币贬值,购房者的热情更推动了一轮又一轮豪宅销售热潮。

      易居中国?CRIC系统显示,上半年上海豪宅(均价4万元/平方米以上)成交量达到600套,远超历史最高点——2008年上半年的353套。其中仅6月份豪宅成交量就达到306套,超过前5个月的成交总和。

      易居中国分析师薛建雄介绍,流动性从不足转为过剩之后的通胀预期,是豪宅成交量大幅上升的主要原因。因为豪宅一般都拥有城市中心资源,或景观位置方面的天然优势,具备较好的保值升值条件。“另外,相比其他投资品类,豪宅投资还是相对便利。比如有些人跑西部投资矿产,但这个难度较大。”薛建雄称。

      而随着价格与成交量的日益走高,房地产市场的一些变化已经开始显现。近日,二套房贷收紧的消息在业内盛传,同时也受到了豪宅投资者的关注。不过,多数投资者的判断类似本文开篇的那位投资人,即豪宅投资者资金实力较强,对房贷依赖性不大。

      “和房贷政策相比,豪宅投资者更担心调控密集引发的房价长期下跌。但我们的判断是,目前国家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倚重,决定了短期来看,组合拳式的调整不会到来。”一位市场人士分析。

      一些专家的观点则略为谨慎。瑞士信贷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师陶冬日前表示,为应对通货膨胀,今年的政策重点在调整贷款结构,明年开始大幅加息的可能性已经很大。“过度流动性是拉动房市的主力,也为下一轮政策调控埋下伏笔。”陶冬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