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安·米霍夫
除非中国政府针对“相对不完善”的体制成功地推行“深化改革”,中国的人均收入或难以突破12000美元的瓶颈。为了进一步探讨这个主题,INSEAD商学院教授米霍夫与另一名教授安东尼.法达斯(Antonio Fatás)共同撰写了一份研究报告,并刊登于3月版的《哈佛商业评论》。米霍夫说,尽管体制欠完善,中国在近几年都能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这是因为在经济发展初期,国家体制质量或者还未构成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
米霍夫的文章是以世界银行2007年发布的数据为依据,世行根据六个治理指标评定各国的国家体制质量。这六个指标包括政府的效率、管制、法治、防治腐败,政局稳定性和无暴力、以及话语权和问责制。文章着力探讨这些治理指标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经济体要突破人均收入12000美元的大关,“完善的生产机制”必不可少,而这又与完善的体制息息相关。
米霍夫在接受采访时说:“如果我们把体制质量和人均收入联系起来,可以发现,富裕的国家一般上体制比较健全;而那些没有良好体制、没有法规、腐败现象严重的国家人均收入很难突破12000美元。然而,在达到这个瓶颈之前,这些国家的增长速度可能相当快。”
的确,根据世行数据,中国的国民人均收入从2000年的2340美元急遽攀升到2007年的5370美元。国民生产总值也猛翻三倍,从11980亿美元增至32800亿美元。
米霍夫补充道,即使有些国家属于“指令”或中央计划经济,而人均收入低于12000美元,如果他们实施良好的政策,经济一样能突飞猛进。
举例来说,极权主义国家如前苏联和东欧几个国家,在50至60年代经济增长介于5%到10%之间,和中国近几年的经济表现相近似。
然而,前苏联的经济增长在20世纪80年代当人均收入以现时汇价计达到12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他指出,前苏联其后出现了一系列经济问题,面临增长瓶颈,并最终走向崩溃。
另一个例子是南美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若非其体制欠完善,它应该比现在富裕许多。
米霍夫说:“从1960年到2007年,委内瑞拉的人均收入一直在8000美元到12000美元之间浮沉,显然是随石油价格波动。”
“但是,他们从来没能突破这个瓶颈。如果委内瑞拉具备较为完善的体制,如果它能够像智利那样发展,那么今时今日它应该比法国、德国及大多数欧洲国家富裕,而不是停滞在人均收入11000美元的水平。”
“目前中国的人均收入是5000美元。就目前的增长率来看,中国经济增长将在七到十年后达到瓶颈,”米霍夫警告说,“鉴于其他先例,如果到了那时中国还没有深入改革,从历史经验来看,经济将会停止增长。人均收入将在10000美元至12000美元之间徘徊不前。”
但米霍夫对中国将会推动改革感到乐观。他说,鉴于中国历史上克服了重重挑战以及中国政府对推行改革具有强烈政治意愿,中国势必推行行之有效的体制改革。
比如中国最近出台的振兴经济计划就凸显了政府的决心: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衰退,北京政府推出了总值4万亿元人民币(585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计划,并积极采取措施振兴10个主要行业。
对此,米霍夫评论道:“鉴于大萧条的教训,我们一般认为西方国家应该比任何国家都更为迅速有效地推行振兴经济方案。但迄今为止,中国政府是唯一一个推出振兴经济计划的国家政府,而振兴配套投资额高达6000亿美元。”
“而现在,中国正在考虑第二套振兴经济方案。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与西方经济相比,中国对经济环境的反应可能是最快最合乎时宜的,” 米霍夫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