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道明拍卖有限公司2009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于7月5日顺利落槌。这是道明拍卖取得一类文物拍卖资质后的首场拍卖会,瓷器杂项专场首次亮相,就取得成交率近70%,总成交额逾900多万元的不俗业绩。道明拍卖表示,他们的瓷杂专场将被打造成为上海拍卖界的新亮点,这与他们在市场定位、展示陈列策划、拍品征集等多个方面缩所进行的创新密切相关。
瓷杂拍卖在于高起点
对于中国艺术品拍卖,瓷器、玉器,特别是官窑瓷器和御用玉器一直是核心门类,被戏称为“主战场”。道明拍卖表示,尽管道明瓷杂刚刚起步,但是他们坚定地选择了坚持高起点,坚持在主战场作战,坚持在成长中完善和提高的方针。因此,在本季瓷杂专场中,他们推出的瓷器中官窑比例超过90%,均系国有文物商店的旧藏和海外老藏家的珍藏,来源清楚、品质过硬。在玉器部分,他们则推出了海外藏家“德馨书屋”专题,以及台湾寒舍旧藏,拍品出版明确、流传有序。例如拍品《清雍正青花一束莲大盘》,尽管为雍正仿明代永乐、宣德的作品,然不仅准确描摹出古意,也生动的传达了雍正朝独特的审美特征,无论是在艺术成就还是工艺进步等方面都成为仿古却风格卓然之珍品。156.8万元的成交价格证明了市场对这种艺术成就的认可,更说明当下藏家鉴赏水准和艺术品位的提高。“煌煌大气·万古风流”被用来描述《清乾隆 翡翠雕螭龙纹觥》,此拍品为乾隆仿古的代表性御用珍玩,出自台湾知名艺术机构寒舍,很早就出版于《寒舍秘籍》,著录清楚、流传有序。最终以高于估计近三成的109.76万成交。
器物组合和还原内涵成新卖点
对于提升瓷杂拍卖水平,道明拍卖表示,当下的文物学研究已经从过去对单体物件的研究,转向对一组器物或者特定环境下的器物组合进行研究,这样能更好的解读出器物的内涵信息。根据学术研究的进展,道明拍卖本季瓷杂专场在图录编排、展陈设计方面都以组合为主线,力图通过一个个场景、环境,尽量解读和还原器物真实的内涵信息。封面和封底,通过两组杂项和瓷器的组合,营造出玉以木而巧、木以玉称真;仿古不泥古,小器现大观的独特内涵。预展现场,借鉴博物馆展示、陈列的手法,将精品陈列与一般展示相结合,特别将投影互动用于预展,很好的引导了买家的参观,受到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故事性提升瓷杂收藏乐趣
收藏的乐趣,不仅在于占有,更多是从对藏品的认识、认知、熟知中获得。道明拍卖指出,他们对瓷杂拍品的征集上,坚持有品位和内涵的精品战略,广而不博、专而兼杂,每件拍品都呈现一个知识要点,每个标的都讲述一段故事。如,水盂起源于汉魏,发展至明清两代达到极盛。这次上拍的《仿哥釉螭龙探笋水盂》,虽然如此小件,却成为本次拍卖的封底之一。该器物造型呈春笋形,两端上翘,破土而出的动感甚是憾人,釉色白中闪黄,开片大小错落,深得哥窑要旨。最终以超过估价近七成的5万余元成交。另外《灵璧石刻兰竹花插》一改灵璧石赏石的旧观,取其自然之形,寥寥几笔,勾画出文人淡薄、怅然的情怀,可谓意境深远,最后以达到估价三倍的4.7万元成交。《犀角雕观音坐像》,以犀角独特的色泽和纹理,表现观音祥和、淡定的内涵,六根静而万物皆空,观之可道甚如其是,成交价近5万元,高出估价达六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