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圆桌
  • 7:上市公司
  • 8:产业·公司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专版
  • A4:时事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大全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A13:信息披露
  • A14:信息披露
  • A15:信息披露
  • A16:信息披露
  • A17:信息披露
  • A18:信息披露
  • A19:信息披露
  • A20:信息披露
  • A21:信息披露
  • A23:信息披露
  • A22:信息披露
  • A24:信息披露
  • A25:信息披露
  • A26:信息披露
  • A27:信息披露
  • A28:信息披露
  • A29:信息披露
  • A30:信息披露
  • A31:信息披露
  • A32:信息披露
  • A33:信息披露
  • A34:信息披露
  • A35:信息披露
  • A36:信息披露
  • A37:信息披露
  • A38:信息披露
  • A39:信息披露
  • A40:信息披露
  • A41:信息披露
  • A42:信息披露
  • A43:信息披露
  • A44:信息披露
  • A45:信息披露
  • A46:信息披露
  • A47:信息披露
  • A48:信息披露
  • A49:信息披露
  • A50:信息披露
  • A51:信息披露
  • A52:信息披露
  • A53:信息披露
  • A54:信息披露
  • A55:信息披露
  • A56:信息披露
  • A57:信息披露
  • A58:信息披露
  • A59:信息披露
  • A60:信息披露
  • A61:信息披露
  • A62:信息披露
  • A63:信息披露
  • A64:信息披露
  • A65:信息披露
  • A66:信息披露
  • A67:信息披露
  • A68: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焦点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私募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7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5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5版:观点·评论
    外论一瞥
    人民币渐入新升值期 境外资金洞若观火
    银行理财产品:
    严格监管下的创新难度
    沃克报告对英国银行业下了重药
    美财政部叫停漫画减压法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外论一瞥
    2009年07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外论一瞥

      中国经济:一个完美的平衡

      《经济学家》7月16日评论

      中国经济:一个完美的平衡

      中国的经济增长已成让世界羡慕的对象。7月16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9%。这种增速用任何标准衡量都是足够健康的。

      中国经济如此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是,中国经济减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自己造成的,而非美国经济衰退的结果。2007年,对中国经济过热的担心促使政府收紧建筑业和商品房购买的信贷流动。这使得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骤然减速。因此,去年11月,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中国政府转而将信贷全面放开。不过,信贷放开却使中国国内消费井喷,但同时也引发了对于通货膨胀的担心。

      也许,现在使用“泡沫”一词还为时尚早。然而,银行贷款的速度是难以为继的,美国最近的经验表明,预防泡沫形成比泡沫破裂后收拾残局要好得多。

      日前,中国总理温家宝发出信号,他希望中国的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在出口萎缩的情况下,中国政府担心过早收紧货款会影响经济复苏。尽管如此,中央银行已开始温和地收紧信贷之缰。例如,银监会警告,各银行要严格遵守购买二套房的货款规定等。

      实际上,鉴于房地产在刺激国内需求上的重要性,中国政府是不大可能给房地产市场施压的。尽管中国最近出现了货款激增,但与危机时候的美国相比,中国银行的抵押货款仍然是非常保守的。事实上,对于信贷,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试图维持平衡的局面。因为,美国金融危机给中国政府的教训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永远不要忽视过度宽松的信贷,否则将后患无穷。(张金翠 编译)

      高盛自私的盛宴

      《纽约时报》7月16日文章

      高盛自私的盛宴

      美国经济仍然形势严峻,有六分之一的失业或待失业人口。在这一关口下,高盛最近公布了季度盈利报表,并准备分发巨额奖金。这一现象首先告诉我们,高盛非常善于它所从事的工作,但不幸,它所擅长的却有害于美国利益。其次,它再一次显示了华尔街的坏习惯,助长金融危机的补偿金体系并没有消失。第三,它表明通过营救而不是改革金融系统,华盛顿并没有能保护我们避免新的危机。

      自从里根时代解除了对银行的管制,美国经济就开始走金融化道路。周转、分散、重新打包资金的方式已经使金融的重要性激增,相比有用物品的生产,被官方标签化为“证券、货物合同和投资”的这一领域增长迅速,从20世纪70年代占GDP的0.3%到2007年占GDP的1.7%。

      如果金融化真得如所承诺的那样——通过直接投资有生产力的部门来盈利,通过分散、创新来降低风险,那将有助于经济发展。但实际情形是,金融公司直接将大量资金投入到卖不出去的房屋和空荡荡的购物中心的建设中,他们增加了而不是降低了风险,聚集了而不是分散了风险。

      高盛分发巨额奖金表明,金融产业仍在操纵他们稳赢、别人必输的体系。一个银行家在获利时被肆意奖励,当赔钱时,却告知投资者需承担已有心理准备的风险。去年的金援计划更是将纳税人和投资人的钱都放入了一个圈套。

      华尔街的确从政府的金援计划中获益良多,如果我们要避免大萧条重演,这些援助也许是必需的。但金融系统所应承担的责任至今未能明晰。新的管制还未出台,金融业的院外游说已经开始,如果这些游说运动成功,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再次遭遇金融灾难。

      (作者: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与国际事务教授保罗·克鲁格曼 贺艳燕 编译)

      奥巴马能源政策将走向穷途末路

      《华盛顿邮报》7月14日

      奥巴马能源政策将走向穷途末路

      我对奥巴马总统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能源计划表示严重关切,我认为这一计划是我们经济的一颗毒瘤,它将在短期内损害我们的经济复苏,并将带来永久性的危害。

      美国的繁荣一直以来都依赖充足的、廉价的和稳定的能源供给。特别是在阿拉斯加,我们理解能源与繁荣、能源与机会、能源与安全之间的内在关系。因此,在这个能源丰富的大州,我们中的很多人认为,总统的总量控制与排放交易机制所产生的能源税将对美国经济的方方面面产生不利的影响。

      无可否认,在世界越来越工业化的时候,我们需要改革我们的能源政策,以更少地依赖国外的能源,但是解决之道并不在于要让我们的能源更稀缺、更昂贵。然而,在奥巴马总统的这一新的能源计划下,失业是确定无疑的。同时,除了直接增加能源部门的失业外,由于总量控制与税收计划增加了交易成本,甚至更多美国人的工作将会受到威胁。

      因此,我们必须要有新方向。如果我们负责任地开采上帝赋予美国大地上的能源,那么,经济重回增长和能源独立的时机已经成熟。同样重要的是,与我们现在购买能源的任何产油国相比,我们更有意愿和能力去保护环境。有很多理由让我们相信,不能摧毁国内负责任的石油生产,或让高价击垮每个美国消费者。

      美国能够通过保护环境,重振经济,保卫国家的战略性投资,生产更多美国自己的能源吗?是的,我们能!但绝不是巴拉克·奥巴马的总量控制和税收计划。

      (作者:前美国共和党副总统候选人,前阿拉斯加州州长萨拉·佩林 张金翠编译)

      《独立报》7月17日文章

      重启世界发展动力的机会

      联合国贸发会议2009年最不发达的国家的报告报告提出,衰退对于不同国家的打击方式是不同的。大体上,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国有能力维持增长,然而,需要进口粮食的最穷的国家可能要持续被消耗。

      这份报告的要旨是,现在危机是如此严重以至于世界必须重新思考经济发展的整体方式。最不发达国家需要降低商品市场的摇摆性对他们的冲击,他们需要降低债务负担,同时增加外部金融流入的方式,包括非政府资金流,比如国外直接投资、移民汇款,然而,这两者都受到了衰退的影响。

      如何改变这个现象呢,联合国贸发会议提出了改进政策的三大要项:增加这些国家的生产能力,以促使他们能提供更广范围的产品和服务;要求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国家和私人部门间展开更好的合作;提供给这些国家持续的多边支持。

      第一和第三点少有争议,但第二种是一种官话,其与好的管制相关。但是,管制的好坏本身不是目标,而是抵达成功的途径。许多国家管理充满漏洞,但经济表现良好,有时,甚至非常出色,相反,另一些国家管制严格,经济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就是说,国家可以没有好的管制,但必须要有好的发展规划。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也提出了其他建议,如强调知识体系的重要性,强调国家发展必须要多样化,不仅是工业化。其他一些议题也应引起人们的注意,比如最不发达国家依赖外国馈赠来支撑本国政府开销的程度,据报告有些国家这一比例高达50%。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让我们反思了最穷国家的发展历程,这些要点被接受得越广泛,世界发展的动力就越有可能被激活。

      (作者:《独立报》商业版副总编哈米什·麦克雷 贺艳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