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家们对中国经济走向的争议和分歧在哪里?
◎张 军
复旦大学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一个多月来,对中国经济是否真的步入V字型复苏轨道,是否在下半年将转而面临通货膨胀的风险,经济学家正在激烈辩论。不用说,多数学者都对超过7万亿的新增贷款和资产价格的反弹态势表示担忧。这是他们判断中国即将从通缩转入通胀的基本理由。另一部分学者家则认为,中国经济仍将在一段时期面对产能过剩的困扰,如果短期里解决不了产能过剩和结构性的问题,发生通货膨胀的概率就仍旧小于通货紧缩。
与往常一样,在中央政府货币和财政政策发生改变之前,争论还将继续。但问题是,争论的方向已不太明确。的确,庞大而复杂的经济,一旦加总到宏观(总量)上,微观层面的问题就不再容易看得明白透彻。而当下许多中国的分析家最常见的毛病是,在分析中国宏观经济状况时会不知不觉偏离“宏观视野”。
举例来说,根据上半年的总量数据,在判断中国经济是否企稳回升的问题上,经济学家的分歧在于对另外一个问题的回答:中国经济是否从此进入持续上升轨道。殊不知,回答这个问题已不在宏观层面,对当前宏观政策是否该调整并没有直接意义。但绝大多数经济学家的观点却认为,政府“保增长”的巨大公共投资不可长期持续,因此维持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还不牢靠,如果没有私人部门真正的复苏,经济的止跌回暖就可能是一种幻觉。于是,不知不觉中,争论的问题最后还是变成了一个被经济学家称之为“长期”的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经济未来仍需要坚持长期的结构改革,需要进一步扩大私人部门规模,改善投资的所有制结构、提升技术升级能力、改善收入分配等等,这些是未来中国经济的结构演变和持续增长的基本模式,但这个问题,与当前中国经济在遭遇外部需求震荡的条件下是否恢复和维持了足够的“总需求”没有关系。
从全球暴发金融危机到今天,我们基本上弄清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方式。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外部震荡”,短期里使很多沿海地区的出口加工企业因资金链断裂、债务负担、订单减少等原因不得不做出关闭、歇业、减产、转型等选择,一时间千万农村劳动力不得不大规模返乡,出口行业的危机形势很快波及其他行业,再加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悲观情绪的影响,通货紧缩的预期在中国很快形成和蔓延。于是,国内主导产业的生产者纷纷变得保守起来,为了抵御经济下滑的风险,他们在计划上压缩了2009年的购买、生产和销售量。今年以来汽车行情的火爆最能反映这个问题。由于几大汽车企业去年没能正确预测到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态势,使得其生产和销售计划过于保守了。
我们都错了。第一,高估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的金融部门基本完好无损,制造业和其他实体部门也没有出现相应的债务危机和破产倒闭的风浪,因此实体经济总体上没有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很大伤害。
第二,低估了中国政府应对外部震荡的能力。当4万亿财政投资计划出台的时候,大多数经济学家对这个数额是否足够以及能否对国内的需求产生有效的刺激都表示出深度怀疑,甚至坊间一度提出要追加财政支出4万亿的方案来。我们还是错了。
反思近一年来的宏观政策以及执行力度,就会明白,为什么我们错了。
首先,中国是在重大问题上决策集权的国家,一旦面对重大问题或决策,能迅速及时回应。其次,中国的主要银行都是政府控制的,流动性充沛。更重要的是,中国政府不需要像美国或其他西方发达经济那样不惜代价地去解救银行,只要“保增长”。最后,中国财政状况稳健。赤字和债务规模均在可控的范围之内,不必担心赤字规模的扩大会对通货膨胀产生很大压力。
由于多数分析人士不从宏观视野看待中国经济短期走势,因此对上半年固定资产33.5%的投资增长率多持批评态度。在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中,在上半年的GDP增长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6.2个百分点,其贡献率达87.6%。没有这个投资的贡献,上半年的GDP增长率要达到5%都很困难。
但为什么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却总是被受指责?其实是因为经济学家固有的思维模式在作怪。在很多人看来,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之所以增长这么快,是因为政府推出了应急的公共投资计划,并且为了支持4万亿的支出方案和鼓励私人部门的设备和住宅投资,政府放松了银行信贷的约束。的确,在去年下半年的经济刺激方案下,包括水利、环境、轨道交通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卫生、社会保障、住房和社会福利方面等在内的公共投资得到及时鼓励和扩大。这些投资虽然是公共投资,但它对于在短期保持旺盛的投资需求,在外部需求萎缩的条件下帮助消化更多基础产业和制造业闲置的产能,维持并扩大整个经济的国内总需求水平,保持对宏观经济稳定的信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至少在短期有助于消除通货紧缩的担忧。如果不用宏观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会得出完全不同的判断和评价。
其实,上半年超过7万亿的所谓天量信贷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股市和楼市的繁荣也可以解释。今年5万亿的信贷计划是在去年全球金融危机暴发和悲观情绪蔓延的背景下制定的。在我看来,当然显得过于保守。很多事情在当时看不太清楚,要拿这个完全可能错了的计划作为标准来评判今天的信贷增长是没有道理的。今年以来的经济状况大大好于我们去年的预期,这是事实。上半年信贷增幅基本反映了这个事实。
我们都说股市和楼市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因为这两个市场总是朝前看,而不是朝后看的。这两个市场在当前的复苏和繁荣,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投资者对下半年以后中国经济走势的乐观估计。而CPI、PPI等价格指数只是反映了过去的情况,不代表对未来价格水平的预测。资产部门容易形成严重泡沫,这是为什么央行不仅需要关注价格指数,更需要关注资产价格水平变化来考虑货币政策的缘由。但包括美联储在内的很多央行,还没有发展出一个包括了资产价格在内的综合参照指数。
中国还处于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尚未完成的阶段。经验显示,国民收入的分配结构必然向资本倾斜、收入差距可能持续扩大,投资占GDP过高的比重。但只要投资拉动了GDP的增长,就有助于经济规模的扩大,最终有助于经济朝更合理的结构转变。这才是大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