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7 25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6版:艺术财经·收藏
    演绎当代人的“历代名画记”
    名家书画“印刷成品”造假法之“印刷提醒”成品辨识
    镌刻国史,献礼祖国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名家书画“印刷成品”造假法之“印刷提醒”成品辨识
    2009年07月2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鼎
      图1
      图2
      图3
      ⊙黄鼎

      

      书画“印刷成品”造假除了我们前三回说过的与正规出版书籍直接相关的“人为出版”、“伪造出版物”和“谎称出版”三种阴谋以外,还有一种较接近于出版行为的“印刷提醒”方式也颇具欺骗性。

      与“谎称出版”作为的“口说无凭”不同,“印刷提醒”则是“真实而客观的存在”。从人们习惯性的思维与认识上说,凡书画经过了印刷,即便是非正式出版的批量复制,无疑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被昭示与彰显的效能。正因如此,即使是伪造得极为一般的某名家疑伪作品,一经那么精心的印刷(还可通过电脑修饰图片),其“精神属性”就骤增,“客观属性”便会大大地“淡”化,所以有居心叵测者就利用“印刷提醒”手法来包装那些待售的书画赝品。

      “印刷提醒”具体是指有意将署名某名家的某件疑伪成品影印在专门为某书画拍卖或展销会而印制的或大或小的图书封面或封底,或是易拉宝、手提袋、请柬等宣传品的最醒目、类似于“招牌货”的位置,以起到突出和强调被印刷成品的作用,诱使那些鉴藏资历不深、眼光不到位的买家。达到“先入为主”的诱导,这是一种书画售假的“心理战术”及策略。

      在近几年的艺术品市场中,被“印刷提醒”的名家疑伪成品可以说是屡见不鲜。以图1这件署名陆俨少的山水画为例,它不但曾数次出现在各地的拍卖行,而且还曾被南方某拍卖行印制在一场书画拍卖会图录的封底(图2是该图录原貌),当场就招致收藏界一些行家的不满,大家纷纷指责其欺诈性的经营行为。

      客观而论,图2笔线较轻浮松懈,画上山石、树木、屋宇的的造型均显别扭之态,题款的书法与陆的手笔也相差甚远,缺乏“真气”。何况其疑为“相对克隆”的母本图3早在1987年就出版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发行的《陆俨少画集》第38页,熟悉陆俨少作品的人都应十分有数。对比图1与图3的质量,笔者认为疑伪之作(图2)画功并不算高,它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轻易“躲”过在拍卖行的数位鉴定专职人员的眼光!

      以笔者的经验认为,在历史上真正被出版过的书画常常会基于某种原因而被遗忘而少有人知悉,唯有人别有用心之时,才会过份强调出版与印刷诸如此类的事,所以我们更要提防那些被“印刷提醒”包装过的书画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