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书评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焦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8 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T3版:艺术财经·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3版:艺术财经·焦点
    “红色经典”拍场争俏
    “红色经典”
    将一枝独秀?
    王明贤评点春拍中的“红色经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王明贤评点春拍中的“红色经典”
    2009年08月0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尚扬 解放区的天
      王明贤

      评点春拍中的“红色经典”

      ⊙本报记者 邱家和

      

      “红色经典”受追捧

      今年春拍,“红色经典”受到市场的关注。作为“文革”美术史专家,王明贤称他比较关注沈嘉蔚的作品,在“文革美术”中比较经典,是很难得的拍品,如果说“文革美术”有一批重要作品,这件就是不可缺少的。当年在参加全国美展时被江青看中,展出后列入馆藏作品。文革后原作又被退回,退到黑龙江美协,几乎被毁掉了,是他的老朋友李彬告知后才去要回来的,但已经毁得很厉害。此后参加纽约古根海姆的《中华五千年》大展,在澳大利亚做了重新修复。今年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拍到近800万元的价格,很不容易。

      他说,红色经典似乎也引起了国际关注,今年在纽约举办了一个名叫《中国革命与美术》的展览,由美国亚洲协会美术馆主办,展品包括100多件作品,许多借原作展览。其中沈嘉蔚的作品也参展了,参展的还有陈衍宁的《毛主席视察广东农村》,唐小禾的《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陈逸飞的《黄河颂》等作品。这次沈嘉蔚作品的拍卖价格就与此有关,因为中国藏家讲究流传有绪。不过,现在“红色经典”的重要作品很难征集。他说,其中一部分在美术馆,如中国革命博物馆与军事博物馆等,还有的却毁掉了,如原中国美术馆馆长杨力舟的另一张名作《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文革后也被退了回去,被当作沙发布。

      

      关注“红色美术大师”

      他说文革中风云一时的除了以陈逸飞为代表的上海油雕室外,还有广东的“四大金刚”陈衍宁、汤小铭、林墉、伍启宗等。他还列举了一连串可以列入“红色美术大师”名单的艺术家,如刘春华、沈尧伊、蔡亮、陈衍宁、汤小铭、杨志光等。他特别提到,1972年的全国美术展,汤小铭有3张作品入选,令国人震惊。其中最有名的是以鲁迅为题材的《永不休战》,今天看依然精彩。

      他又说,今年春拍靳之林的作品也很好,但在艺术史上并没有沈嘉蔚的作品那么重要。而靳尚谊在文革中却并不重要,他在广州嘉德拍的高价虽然属于红色经典,但主要是冲着他本人的关系。至于陈逸飞的《黄河颂》拍到4000多万元,但不是文革美术的代表作,因为原作在文革期间一直被压着,是在文革后才拿出来展览的。他的文革时期的作品真正产生影响的是与人合作的《开路先锋》、《攻占总统府》。他还有一张在文革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作品《金训华》,是与徐纯中合作,在徐的原稿上对作品作了修改。

      

      秋拍会更好

      以他的观察,并没有专门收藏红色经典的藏家,相关作品上海的刘益谦收得比较多,著名的乌利·希克也收,在菲利普斯成批拍卖中国当代艺术的法伯也收。而北京翰海的《南泥湾》的买家蔡铭超本人却并非收藏家。另外,四川的樊建川搞了建川博物馆,收藏与抗战、文革、地震有关的实物,但收藏艺术品原作较少。在各家拍卖行中,中国嘉德做得比较早,也比较扎实,与艺术家、收藏家保持了关系。另外,北京华辰有一段时间做的比较多。

      他指出,《毛主席去安源》是“红色经典”首次露面,在1995年就拍到600多万元。但红色经典的价格还是低的,如陈衍宁的作品只拍到1100多万元;1972年全国美术大展的代表作《跟着毛主席在大风大浪中前进》,当年在嘉德上拍,估价仅80万元,结果却流拍,被汉雅轩的张颂仁收藏。他认为,不算陈逸飞的话,只有陈衍宁的1000多万元,“红色经典”的价格还没到位,还是被低估的。拿靳尚谊的成交价与陈衍宁的比,陈的作品应该远不止这个价格。与沈嘉伟比也是如此。

      他还强调,春拍中红色经典受追捧的现象只是一个序曲,今年秋拍才会成为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