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的多重性
红色经典的极致是“文革美术”,但后者却在收藏和拍卖领域中被边缘化了。“文革美术”的原始实物大量湮灭,缺乏学术研究的支持以及缺少公开研究与讨论的媒体空间,成为其收藏与流通的三大瓶颈。
回头来看,是一种历史形成的混合体:从“左翼文艺”运动的木刻宣传画到延安时期的“抗战文艺”,虽然有前卫艺术的特点,但那是适应对外抗日救亡和对内土地革命的政治斗争需要的“投枪”与“匕首”。此后逐渐演变为官方艺术,在逐渐沦落为政治工具的同时,还保有一种民粹主义的特点,强调大众化、平民化的特色。到了“文革美术”,伴随着个人崇拜的登峰造极,是日常规则与专业权威的全面颠覆,可以看作为一种体现“国家意志”官方艺术与包含前卫特色的波普艺术的混合物。
“红色经典”的名人效应
从红色经典发展到极点的“文革美术”看,有三种类型的艺术家参与了创作,一种是所谓“工人画家”,没有受过专业美术训练,如沈嘉蔚,这类人成为名角的很少,像沈嘉蔚这样名利双收的更是凤毛麟角;二是年轻新锐,如上海陈逸飞那样的一代弄潮儿,还有号称广东四大金刚的陈衍宁、汤小铭、林墉、伍启宗等,受到市场的追捧;第三种是官方或学院的美术大师,大多活跃在文革之前,如靳之林、靳尚谊,也受到市场的追捧。
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的选择比较含混,可以看到“国家意志”与学术价值两种价值判断的分歧。更重要的是市场力量的参与,从陈逸飞、靳尚谊等人作品的拍卖历程中,就可以看到市场的选择有资本自身发出的声音。
“红色经典”秋拍看好
“红色经典”的江湖地位早已确立,与“老油画”一起形成了美术经典的尊贵地位,逐渐与市场上比较活跃的“当代艺术”、“写实油画”这两个板块并驾齐驱。如今,“当代艺术”与“写实油画”是前一轮艺术市场繁荣的受益者,都受到泡沫破灭的影响而走弱。“老油画”猖獗的赝品则令人裹足不前,而红色经典特有的含混和朦胧又不乏市场名人的号召力,加之今年秋拍正逢建国60周年之际,“红色经典”会不会因此而一枝独秀?
如此看来,基础资讯与学术研究的不足,既是挑战也是机会。不过,笔者还是要告诫读者,投机取巧总是不可取的,就像有句话说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没有足够的信息与明确的选择标准就大举杀入,结果一定会让你买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