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金融·证券
  • 5:观点·评论
  • 6:上市公司
  • 7:专版
  • 8:金融·调查
  • A1:理财
  • A2:开市大吉
  • A3:时事
  • A4:产业·公司
  • A5:股民学校
  • A6:信息披露
  • A7:信息披露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大全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基金周刊
  • B2:基金·基金一周
  • B3:基金·封面文章
  • B4:基金·基金投资
  • B5:基金·基金投资
  • B6:基金·圆桌
  • B7:基金·投资基金
  • B8:基金·投资者教育
  • B10:基金·营销
  • B11:基金·海外
  • B12:基金·晨星排行榜
  • B13:基金·理柏排行榜
  • B14:基金·互动
  • B15:基金·研究
  • B16:基金·对话
  •  
      2009 8 3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7版:专版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7版:专版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韩贤旺:短周期下A股投资脉络
    经济复苏路线图
    经济复苏下的投资策略
    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地产回暖下的经济复苏
    汇添富专户投资总监袁建军:更多关注并购重组概念
    汇添富海外投资副总监刘子龙:海外投资关注“货币泄洪”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汇添富基金研究总监韩贤旺:短周期下A股投资脉络
    2009年08月03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关于目前的A股投资策略,我觉得有几个焦点问题是大家最关注的,也是市场分歧之所在。

      首先是要对目前经济周期的状态和经济增长模式的判断,这是最重要的。我们认为,经过两个季度的经济硬着陆后,去年末,中国经济走上了复苏之路,这个状况可能至少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但这一次经济周期的持续时间会比上一波短促的多。上一轮经济增长和繁荣期持续了5年多时间,但这一次不会那么长,大概只有两三年,因为这一轮的外需不确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力度这么大。

      第二个焦点问题是,货币信贷周期和产业景气轮动的判断。由于这一轮货币周期领先于经济周期,所以产业景气轮动和行业配置的顺序会有新的表现。我们的判断是,今年的投资时钟大概分成四轮,第一轮是跟政府刺激政策有关的行业,第二轮是新能源、小盘股、题材和概念行情交替出现,第三轮是资产有关的,第四轮是受益于经济复苏行业,先是受益于PPI反弹的资本品和制造业,然后是受益于CPI反弹的可选和快速消费品。中间可能会穿插些新能源等题材,但很难成为主流。

      根据我们的预判,今年A股将经历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主题投资,第二阶段是估值恢复,同时关注通胀的预期,代表的行业像资源、资产类行业。第三阶段是业绩驱动,就是信贷周期逐渐体现到投资周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恢复,其中复苏初期高增长、低基数效应对股价刺激很大,代表行业像钢铁、化工、机械等。第四个阶段就是估值进一步的上升,这在上一轮的股市当中曾经出现过,市场会否过渡到第四阶段现在还无法判断,但是目前第三阶段已经展开。

      目前市场最关心的还是,货币政策这一块。历史统计显示,每次货币和信贷数据总是会领先实体经济的数据。工业增加值今年6月份还在低位,PPI也创了新低,但是大宗商品的价格已经上涨了。现在钢铁、煤炭、有色等工业品价格都在上涨,我们预测,PPI由负转正会非常快。我们内部预测明年3月份的时候,CPI和PPI就会出现正增长,那时候,政府的流动性政策可能面临调整的契机。

      而到明年,我们更多考虑基本面因素对投资的驱动。选股方面,则更多要关心一些优质的资产企业。未来的投资主线分为经济复苏和通胀预期。

      从经济复苏角度分析,外需反弹仅仅是短期的投资机会。中国的外需高度依赖发达国家的需求,而发达国家经历去杠杆化、库存化之后,经济会快速反弹,产能利用率也会有反弹。BDI、WS指数等会恢复到合理水平;纺织服装和电子元器件这样的外向型产业也会受益于海外经济复苏,也会有所反弹,但这仅仅是反弹。

      我们的重点应该是内需方面,其核心就是房地产和汽车产业。在政策刺激下,这两大行业的增长局面非常惊人。虽然现在大家也担心房地产有新的紧缩政策,但是我觉得地产市政府目前无法舍弃的行业,这一块可以做一些中长期的投资布局。整体来说,我认为在经济复苏这条线会有比较好的表现。消费品可以选择一些行业当中的龙头企业。

      (本报记者 周宏 根据演讲嘉宾发言整理,未经审核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