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政策对于股市的影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对未来政策走势的判断就成为投资者关心的焦点。最近几日,中央连续发出信号强调,目前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这显示了中央对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所产生成效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延续既有政策的取向。
投资者在确立信心的同时,需要反思一下到底什么因素撬动了每一次的宏观政策调整,如果有迹可寻,则投资者和消费者都可以在政策变动之前积极应对。
总体来看,宏观政策是否变动,是以宏观调控目标是否实现为依据的。通常所讲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所谓“神秘四角”,在中国更具有特殊性。这四个目标中,经济增长是重点所在,但也是最容易实现的一个目标。因为在中国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短期内通过国有部门大量快速地投资到“铁公基”项目上,就可以带动GDP的增长。充分就业是比较难实现的一个目标,因为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一直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在国际收支平衡压力不大的情况下,物价稳定无疑就成了刺激宏观政策变动最敏感的信号,所以只要物价开始上涨,再稳定的宏观政策也要调整了。
眼下看来“保八”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有望,究竟下一步的宏观政策会如何变动,笔者以为,就只有看物价将会如何变动了。如果仅仅盯住价格,预防通货膨胀,那其实已经要开始转变了,因为通货膨胀预期已经非常显著,只不过还集中表现在股市、楼市上。在中国,关注物价变动,并不能只看CPI和PPI,还要同时关注资产价格。因为当经济体中流通的货币太多时,首先上涨的不是商品价格,而是资产价格泡沫。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头看,就会发现从2005年到2007年,就是从资产价格泡沫开始,一直到资产价格泡沫和实体经济过热同时发生。
这样一来,就意味着不能仅盯住猪肉价格看,还要盯住房价一起看。当房价开始暴涨而猪肉价格下跌时只是通胀的前奏曲,而当房价与猪肉价格都开始暴涨时,通货膨胀就会登堂入室。随之而来的就将是宏观政策的大逆转。
那么,猪肉价格开始变化了吗?目前还没有。然而,据一些媒体报道:猪肉价格已大幅跌到盈亏平衡线(即猪粮价格比 = 6 : 1)以下,养殖户已经开始屠宰母猪。同时,进入三月份以来,棉花、铜、电、石油、食用油、水产品的价格都在悄然上涨。商品价格普遍上涨的预期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政策制定者并非没有警惕。事实上,针对局部地区房价上涨过快、某些城市“地王”频出、住房供给结构性失衡等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虽然一方面强调三大核心房产政策仍将保持稳定,但另一方面对住房信贷的控制也在逐步加紧。而且央行也已给出了一些微调货币政策的明显信号,包括在7月重启一年期央票、发行50亿元三个月期央票等。
尽管预测是困难的,但对于投资者而言,现在应该盯住猪肉价格。
(作者为广州景基投资有限公司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