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期货·债券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B3版:中小板·创业板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B3版:中小板·创业板
    疑似对赌 广州国光收购拟设音响公司
    两公司停牌筹划重大事项
    海南联合油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交易异常波动的公告
    业绩披露“捣糨糊” 广陆数测遭通报批评
    星昊医药锁定创业板上市
    渝三峡A证实
    参股公司创业板上市获受理
    深耕细作 九阳股份业绩继续高增长
    北纬通信设立创投公司
    拓邦电子拟“10转4”
    四连阳
    中小板综指创新高
    盾安环境定向增发获证监会批准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业绩披露“捣糨糊” 广陆数测遭通报批评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徐锐
      ⊙本报记者 徐锐

      

      广陆数测最终还是为草率披露的2008年度业绩快报付出了“代价”。

      深交所日前对广陆数测相关违规行为开出“罚单”。经监管部门查明,广陆数测曾于2009年2月26日发布2008年度业绩快报,其中披露公司200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8.3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7.60%。孰料一个多月后的4月8日,广陆数测又对上述业绩快报打起了“补丁”,将2008年度修正后的净利润大幅下调至847.9万元。经历此番波折后,广陆数测2008年年报最终于4月17日亮相,公司当年实现净利润为872.83万元。

      对此,深交所认为,广陆数测2008年最终实现的净利润与首份业绩快报相比,差异绝对金额达到645.49万元,差异幅度达到74%,基于此,该公司上述行为已违反了深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经交易所纪律处分委员会审议通过,深交所决定给予广陆数测通报批评的处分。

      据悉,导致广陆数测前后业绩差异巨大的原因主要有六项。其中,广陆数测母公司收到子公司专利权使用费352万元,当期摊销费用41万元,但由于公司第一次账务处理该笔经济业务,竟未考虑到在编制合并报表时确认无形资产,从而影响利润减少311万元。另据广陆数测介绍,由于公司部分外购产品与内部销售产品相同的原因,公司在编制首份业绩快报时误将此类相关商品核定为外购产品的销售,而在根据会计核算谨慎原则将其调整为公司内部销售未实现利润后,公司利润也由此减少135万元。

      不难发现,与一些企业因市场需求急剧变化而修正盈利预期不同,广陆数测2008年净利润预期值较真实值之所以出现较大“误差”,主要还是由人为因素造成,这也不由令外界对公司的会计核算能力产生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