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信息披露
  • A5:期货·债券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中小板·创业板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7:上证商学院
  • B8:地产投资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5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7版:热点·博客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7版:热点·博客
    机构论市
    “微调”作用在显现
    流通股市值存在障眼法
    资金流入中海油认购证
    复苏主线 还有什么没被挖掘
    多空对决
    维持易涨难跌格局
    洗盘结束 主力已成功布局
    行情将带着“泡泡”继续前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流通股市值存在障眼法
    2009年08月05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副总经理 周到
      ⊙西南证券研发中心

      副总经理 周到

      

      伴随着限售股解禁高峰的渡过,两市流通盘急剧扩大。2009年8月3日,流通股市值首次超过非流通股的规模。当天,A、B股总市值为239,405.78亿元。其中,流通股市值119,704.66亿元,比未流通股和有限售条件的流通股的合计市值119,701.12亿元,多出3.54亿元。据指定报纸报道,2009年末,A股市场可流通股比例将达74%。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市场一直对限售股解禁忧心忡忡。有舆论认为,限售股解禁是导致上证指数从6124.04跌至1664.93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本轮牛市以来,上证指数的上涨已经翻番有余,因而,熊市中的上述观点已经销声匿迹。但是,这种质疑一直未受到有力的回击。当前不说,无非是持这类观点的人不想自讨没趣,扫牛市投资者的兴。当前不说,也不表明投资者已经遗忘此事。那么,因限售股解禁而导致流通股市值的扩大,是否会对当前的牛市行情构成实质性的压力呢?答案必然是否定的。由于国有股在解禁股中占有很高的比重,因而,我们必须了解国有股持有人的出售可能。

      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事实上,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也离不开国有资本对上市公司的整体控股。

      股权分置改革并不导致国有资本放弃对上市公司的整体控股,这从一开始就是明确的。《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第七条规定:“中央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有关机构、部门、事业单位转让上市公司股份对国民经济关键行业、领域和国有经济布局与结构有重大影响的,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报国务院批准。”其着眼点远远高于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需要。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本原则。对此,舆论的关注并不多。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的若干意见》提出:“合理确定在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对于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中的上市公司,具有实际控制力的国有股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持在上市公司中的控制力。必要时,可通过资本市场增持股份”;“国有股东转让全部或部分股份致使国家对该上市公司不再具有控股地位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报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国有股东拟通过证券交易系统出售超过规定比例股份的,应当将包括出售股份数量、价格下限、出售时限等情况的出售股份方案报经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批准”。不难发现,对国有股东转让上市公司股份的监管,非常严厉。它的目的就在于坚持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资本在上市公司中的导向作用。试以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化工,600028.SH和00386.HK)、中国石油(601857.SH,00857.HK)、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工商银行(601398.SH,01398.HK)、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中国中铁(601390.SH,01390.HK)、中国银行(601988.SH,03988.HK)、中国铁建(601186.SH,01186.HK)、中国建筑(601668.SH)、宝钢股份(600019.SH)等为例,它们的限售股解禁后,国有股东会向国务院国资委或财政部提出申请,从而大量减持国有股吗?而这些企业解禁股占全部解禁股的比重又非常高。因此,所谓的可流通股比例提高,并不表示这些股票会大量流通。

      与股权分置改革前的情况不同,当前流通股市值已经存在障眼法。这主要是国有股持有者不会轻易出售可流通股份所致。此外,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通常也不会减持股份。实际上,境外股市也是这样,多数实际控制人并不参与二级市场买卖。这样,随着解禁限售股的增多,内地流通股的换手率必然降低。说不定,到年底再统计换手率,舆论可能会得出坚持长期投资的流通股东比例提高,本轮牛市更为理性的结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