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9: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10: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11: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12: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数据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期货·债券
  • A4:钱沿
  • A5:C机构视点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产业调查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2009 8 6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5版:C机构视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5版:C机构视点
    继续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泡沫化行情
    美国经济企稳回暖将带动我国出口增长
    看好受益出口复苏的中小公司
    限制银行发行次级债传言影响有限
    强势个股机构最新评级(8月5日)
    热门板块机构调研深度透析(8月5日)
    资产泡沫延续背景下关注结构性机会
    市场已进入全面泡沫阶段 看好高估值弹性板块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限制银行发行次级债传言影响有限
    2009年08月06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限制银行发行次级债传言影响有限

      国泰君安:

      市场传言监管层将严格限制银行次级债补充附属资本,我们认为该传言对银行股影响有限。我们认为,监管层此时若出台限制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的措施,绝非要将银行置于绝境,也不是要故意制造出一批“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银行,其意图有三:(1)降低银行系统风险。目前银行所发次级债有相当部分在银行系统内认购,风险并未分散到银行系统外。(2)对银行信贷投放过快进行微调。即通过资本充足率这一中间变量促使银行节省资本,适当放缓信贷投放速度。(3)减缓或分散银行次级债的集中发行。近期许多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消耗快、利率低等原因发行或计划发行大量次级债。

      我们认为,监管层推出的措施应该是新事新办法,不追溯过去,而且有可能给一定的过渡期,这样对银行现有资本充足率格局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可能的影响在于,银行未来发行次级债的难度略有增加,因为它需要全部到银行系统外寻找认购对象。

      作最坏的设想,假设上市银行的附属资本全部由次级债构成(个别有混合债),且其中有一半为银行系统内认购;若采取追溯过去法,则14家上市银行中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深发展的资本充足率将低于8%(分别为7.05%、7.91%、6.93%),招行银行、华夏银行低于10%。不过浦发银行、深发展已有增发方案,因此其总体影响也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