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中,通过资产重组能够有效地发挥资源整合优势,使得企业资源得到较好的运用,但如在一年左右时间里,重组公司家数接近全部上市公司的40%,那么对于经济及资本市场而言,并非是好现象,甚至会损害整个经济的正常发展,资产重组也可能成为投机者、利益既得者的套利工具。
近年来,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资产重组风起云涌。《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自2008年5月18日起施行,一些公司经过重组获得新生,且在股市有非常亮丽的表现。在A股市场中也出现过多起公司因为资产重组而乌鸡变凤凰的案例。比如*ST九发,30个涨停板令该股在短短的两个半月的时间里获得330.70%的涨幅, 顺发恒业复牌创下1808.56%的月涨幅,万方地产438.83%的月涨幅、高淳陶瓷在公告重组事宜后接连11个涨停板涨幅达到182.64%的月涨幅等等,而有些则继续严重亏损,再次跌入经营困境。
对比世界主要资本市场来看,中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案例急升,表现非常突出,而从目前所反映的数据来看,却并非着力在资源配置的完善。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至7月中旬,沪深两市重组的个股有253家,其中158家总股本小于4亿股,占总数的62%;199家流通股本小于4亿股,占总数的近80%。可见,今年上半年重组并购的重心在于中小盘股、ST个股的并购或者借壳。按所属行业划分,今年以来253家并购重组中,有25家并购重组来自房地产业,是上市公司中发生并购重组最频繁的行业,但资产重组并未使得其业绩大升,反而成为炒作题材,比如业绩继续亏损的荣丰控股等。最新相关市场信息显示:目前已有300多家企业的资产重组方案已呈报证监会,如果加上上半年已重组的上市公司, A股市场的重组公司有可能接近600家,这与欧美成熟市场一年内重组公司并不多见的市场运营形成强烈反差。那么多企业都需要重组,至少说明企业效率或运营问题可能非常严重。
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看,众多公司出现重组,反映了市场或经济层将面临重大变化,而重组频繁,也会造成行业竞争加剧、经济结构失衡、利益机构损害投资者等一系列问题。笔者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产业出现多个重组,那么这个产业中的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价格垄断或产业失衡,中国目前一年的重组公司接近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40%,这至少说明市场效率开始减弱,也凸显出重组成了亏损及经营不善企业的掩护伞,成了不少利益机构牟利温床的现实。管理层应认识到这种趋势对A股市场的中长期负面影响,减少对上市公司的过度呵护,尊重市场规律,才是对投资者的最好保护。
其实,在今年以来沪深市场资产重组案例急速上升的“蝴蝶效应”后面,是产业经济的失衡或经济问题的累积。笔者认为,提升市场效率、整合资源发展的资产重组值得肯定,而过多过滥的资产重组急速增长,却是值得警惕的,因为可能出现大问题,其累积的风险或对资本市场的伤害有可能在日后产生严重后果。
(作者系九鼎德盛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证券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