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资本充足率新规:
    “适度”宽松新解读
    美国优质房贷违约也在激增
    经济企稳回升阶段面临的艰难挑战
    联想亏损
    期待更多“腾讯”崛起
    道指与美元:危险的反向联动?
    别老拿静态的东西去衡量动态的东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别老拿静态的东西去衡量动态的东西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田 立
      因为关于通胀的定义太简单了,所以据此下判断很不确切,甚至错误。物价持续上涨就叫通胀,但与上涨的起点有没有关系呢?假设正常人的体重是100斤,超过即可认为不利健康,那么一个人在6个月内体重持续增加到150斤也许可以叫做肥胖,但是,一个体重只有50斤的消瘦症患者如果在6个月内体重持续增加到50.5斤,能说他肥胖,或者即将变成肥胖吗?

      田 立

      每次争论似乎都有这样的规律,当争辩双方都不足以通过推理来说服对方时,大家往往自觉地回归到概念上,从概念出发再次寻找推理方向,以期在下一轮争论中占据主动。眼下关于通胀的争论就是如此,无论是支持通胀结论的人还是反对的人,似乎都有道理,也都很严谨,在事实没有既成之前,任何一方想说服对方都很难,于是有人提出了到底什么是通胀的问题。

      虽然表达的方式各有不同,但关于通胀的实质含义却很相近,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描述:一则认为通胀就是物价持续上涨;二则是货币发行过多引发物价上涨;三则,通胀是购买力持续下降。因此支持当前通胀结论的人就对反对者很是不屑:从哪个角度看,中国都已经或者就要通胀了。

      但我认为,正是因为这些关于通胀的定义太简单了,所以据此下判断是很不确切的,甚至是错误的。物价持续上涨就叫通胀,但与上涨的起点有没有关系呢?打个比方,假设正常人的体重是100斤,超过即可认为不利健康,那么一个人在6个月内体重持续增加到150斤也许可以叫做肥胖,但是,一个体重只有50斤的消瘦症患者如果在过去6个月内体重持续增加到50.5斤,能说他肥胖,或者即将变成肥胖吗?眼下因为CPI同比降幅收窄就担心未来通胀的人似乎忘了, CPI同比现在还是负数呢,而且很难说很快就会“转正”。

      第二种定义是典型的弗里德曼货币主义产物,且不说弗里德曼本人后来也对此说法也持不确定态度,就算当下某些人的理解是货币主义的“真传”,那货币过多的基准又怎么确定呢?有人说是经济发展水平(当然要具体到所谓的“三驾马车”),但经济发展水平到底如何量化,恐怕把货币主义挂在嘴边的人也未必能说得清楚吧。

      这有个静态和动态的问题,经济发展水平(如果可以量化的话)是个动态过程,而货币发行在一定时期内是个相对静态的量,尤其是经济发展将要加速时,究竟发行多少货币与之匹配合适,往往是决策者主观很难判断的,于是才有了美国的所谓“华尔街式”的货币发行机制,根据资本市场对未来的预期来决定货币发行量,具体说就是通过有价证券市值的增加来决定货币发行的数量。但资本市场对经济的发展只是一种预期,也就是说新增货币发行之初经济水平并没有达到预期值,如果按照货币主义关于通胀的定义,岂不是经济增速之前必然会有通胀,或者经济提速是以通胀为基础了吗?历史经验早已证明,通胀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更说不上是基础了。

      美国货币发行机制实际上还说明了另外一个问题,新增货币未必非要先进入到实体经济循环,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企业家活动圈”。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流动性是否进入实体经济作为衡量货币量的标准,货币增速在一段时期内允许高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速度。眼下中国的情况是,上半年M2增长近30%,而以GDP衡量的经济增速却只有不到4%,通胀论者就是依据这组数据来判断通胀的,对照上述分析,我只能说这样的理解太机械了。

      但是人们总会担心,如果流动性更多地进入股市,说明股市的预期收益高,这样会不会造成没人愿意投资实体经济从而抑制经济发展了呢?最近,某著名经济学家就发表了这样的观点:“当股市平均收益率是8%,而企业利润率是1%时,谁还愿意投资搞企业呢?”我的判断是,有两件事先要弄清楚:企业经营的目标是什么?企业的市值与利润是什么关系?企业经营的目标应该是市值最大化而非利润最大化,这不仅是表达方式问题,更是企业运行规律的问题,莫顿·米勒早在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这一思想直到今天仍然是正确的,就像罗斯教授说的,利润最大化不能反映的内容,市值最大化可以反映,因此经营不经营企业和利润的大小没有必然关系,更何况那平均8%收益的受益者难道就不包括企业经营者了吗?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会有人投身实体经济,关键是投资人对实体经济的预期如何。

      通胀定义的触角也伸到了资本市场,即所谓的“资产通胀”,有人认为即使当前没有“物价通胀”,但资产通胀也是通胀的一种。但资产通胀怎么定义呢?这就把第三种通胀定义用上了,即购买力下降。我的一位朋友就给我举了个例子,一个月前你买某只股票时,它的市盈率是15倍,而一个月后再买同一只股票它的市盈率就涨到20倍了,货币购买力下降了,这就是资产通胀。

      实际上,这样定义资产通胀方法与通过市盈率来定义资产泡沫犯了同样的错误,市盈率是静态指标,企业未来的不确定性几乎是分分秒秒都在变化,并通过市场反映到股价中,你能拿静态的东西去衡量动态的东西吗?不仅如此,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市场在不同的时期不可能有相同的市盈率,同一企业,一个月前与今天的也不同,凭什么要这两个时点的市盈率一致呢?

      (哈尔滨商业大学金融学院金融工程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