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国内
  • 8:时事·海外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钱沿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金融广角镜
  • B8:汽车周刊
  • C1:披 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2009 8 7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3版:焦点
    7月工业增速或加快 企业效益拐点隐现
    货币政策侧重“适度”
    “微调”手段值得玩味
    外贸企业效益回暖
    券商 流动性充裕局面短期不会逆转
    基金 行情将继续沿着复苏路径演绎
    汽车等重点行业表现抢眼
    高盛:7月经济增速将加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7月工业增速或加快 企业效益拐点隐现
    2009年08月07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吴婷 见习记者 张牡霞
      7月工业增加值数据将于下周公布。有关专家预计,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暖意渐浓,7月工业增加值数据会有更加亮丽的表现。而在企业层面,对回暖的感知也愈加真切,企业利润恢复正增长的“拐点”隐现。

    ⊙本报记者 吴婷 见习记者 张牡霞

      工业增加值强劲回升

      兴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董先安指出,我国工业增加值强劲回升趋势已经确立。6月发电量同比增长5.2%,7月中上旬发电量数据继续增长。预计7月工业增加值将同比增长12.5%。

      近期东南沿海地区发电量回升显著,中西部高耗能产业集中的省份发电量也有所恢复。6月以来沿海发电量回升明显,7月上旬全国日均发电量同比上升3%,中旬增长7.9%。沿海以及两湖、安徽、江西等地区发电量进一步回升。按以往的数据,7月份工业增加值通常会减速,但今年财政支持力度较大,工业增加值则有望继续加速增长。

      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7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可能在10.5%-11.5%的区间内,较6月份上升0.3 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诸建芳表示,新订单与库存之差与工业增加值增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新订单与库存之差上升时,新订单增长快于库存增长,预示工业增加值增速上升,反之则预示工业增加值下降。

      “今年1月以来新订单与库存之差连续7个月呈上升态势,表明工业生产强劲,预示工业增加值将强劲回升”诸建芳表示。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研究员张永军指出,我国工业生产增速将继续稳步反弹,首先是需求层面转好趋势已经显现,上半年我国工业 “去库存化”任务也已经基本完成,在美欧等主要发达国家经济触底企稳的影响下,出口加速下滑势头将得到抑制,也将有利于出口企业增加值的回升。

      

      企业效益降幅大幅缩窄

      在企业层面,随着宏观经济的回暖,企业效益降幅也出现了大幅缩窄。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22个地区工业实现利润8941.4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1-5月减小3.4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7个行业利润增幅回升或降幅减小。22个地区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9719亿元,由1-5月份同比下降0.3%转为增长0.4%。

      占我国经济60%以上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今年上半年的表现,就已经体现出了企业效益拐点的意味。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5534亿元,尽管仍同比下降27%,但降幅比前5个月减少3.3个百分点,其中6月环比则增长了29.4%。

      其中,上半年中央企业营业收入的下滑趋势也得到了遏制,据国资委透露,目前全部中央企业中已有近一半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有关专家表示,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回暖速度加快,企业利润降幅收窄的趋势将会持续,恢复正增长可期。

      

      需求显著回暖

      中采咨询总经理于颖对记者表示,企业效益形势的积极变化,主要动力来自于需求的回暖。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近日发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7月份购进价格分指数为59.9%,环比上升2.1百分点,同比下降11.4个百分点。于颖认为,购进价格指数从1月以来逐步上升,但是之前都并非需求推动,主要是与国际期货价格变动同步,国际采购、收购频繁,包括中国收购原材料、资源等举动均对此有所影响。

      “7月购进价格指数的上升,其变动趋势与国际期货价格变动相反,显示实际需求的强劲反转。”于颖对记者表示,成品油价格的调高对此有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国家采取价格调整措施,是基于企业能够承受成本价格一定涨幅的预期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需求的反转。

      于颖表示,7月份物流行业景气度的回升也是需求回暖的验证之一,物流业的景气与否,往往是所有行业变动趋势的风向标,因为企业经营活跃度提升的显著标志就是运输需求的活跃,6月份PMI分项指数显示物流行业尚不景气,而7月则有了显著反转。

      此外,PMI中新订单指数的回升趋势,也为企业效益的积极变化注入强劲动力。7月份,PMI中新订单指数达到55.5%,分行业来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5个行业达到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