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发布以来,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微调”的种种说法,以至于央行多次重申政策初衷,并非针对货币政策本身,而是对货币政策的执行层面,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微调”。但市场对上述政策含义的理解明显具有较大分歧,沪深两市也经历了连续五日的调整行情,房地产、银行等板块更是首当其冲。
抛开货币政策“微调”的具体含义,单从“微调”的动机来看,至少有两点是确定的:其一,上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实质是极度宽松,下半年将难以持续。如果下半年贷款投放继续保持超高增长,那么通胀的压力将会显而易见,这是央行不愿意看到的。其二,各国央行均在考虑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问题,能未雨绸缪,就将在未来占据更多的主动。这一点可以在央行关于通胀的看法中得到证实,在内外部不确定性较大的环境下,需求不足仍可能构成价格下行的压力,但也存在价格上行的压力,受连续大规模注入流动性及经济刺激计划影响,目前全球货币条件较为宽松。
持反对观点者认为,上半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扭转了经济下滑的局面,并在一季度6.1%的GDP增速基础上,实现了二季度7.9%的GDP同比增长。而且在上半年7.1%的GDP增速中,最终消费拉动3.8个百分点,资本形成总额拉动6.2个百分点,投资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核心驱动力。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好为投资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果下半年货币政策“微调”,那么对于投资的打击将是直接而且深远的,实现全年8%的经济增长可能就会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
但笔者认为,在下半年适时“微调”货币政策,不仅不会对保增长有太多负面影响,而且还会在调结构、增效率、夯基础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首先,货币政策“微调”有助于优化经济增长结构。从上半年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投资一枝独秀。但从可持续的角度来讲,经济增长的后劲明显不足。因此,经济要持续复苏,必须依赖内需的消费和外需的净出口。货币政策“微调”之后,对于投资的依赖将会减轻,经济增长也会逐步恢复到依靠内外部需求的良性轨道之上。毕竟,投资推动的经济复苏只是非常时期的非常规手段而已。
其二,货币政策“微调”有助于提升资金利用效率。从上半年信贷结构来看,中长期贷款占比高达42.1%,表明有一半以上的资金流向了实体经济。但在一季度,上述比例则明显偏低,原因就在于票据融资占比过大。如果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像上半年一样宽松,那么过多的信贷资金将会追逐相对有限的投资项目,不仅资金的使用效率会降低,而且也会留下较大的风险敞口。甚至信贷投放有可能超越了实体经济的需求,从而催生较为严重的通胀压力。
其三,货币政策“微调”有助于夯实经济复苏基础。众所周知,经济复苏的微观基础在于企业的盈利预期和居民的消费意愿。货币政策“微调”之后,资金的可得性暂时下降,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也会从泡沫中得到回归,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均会减轻对货币幻觉的依赖。如此,企业更注重创新和成本控制,个人则强化理性消费,物价也会维持在相对的水平。如此低通胀背景下的复苏,才是比较健康和能持续的。
综合来看,我们大可不必担心货币政策的“微调”,倒是下半年的适时“微调”能为货币政策预留更多灵活的空间,一旦三季度物价水平达到央行的预期,或者说信贷投放更加有的放矢,切中经济复苏的要害,那么货币政策的持续宽松就更值得期待。毕竟,谁都不愿意货币政策转向或者突然收紧,货币政策的延续性和动态调节对经济复苏更为有利。
(作者系中国银行私人银行(深圳)投资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