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除了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外,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清洁利用也是其中涉及的重要内容。记者昨日获悉,煤炭地下气化作为煤炭清洁利用的途径之一,今年以来在成本和环境要求的推动下出现显著进展,未来有望成为煤化工行业的主力军。
煤炭地下气化技术集建井、采煤、地面气化三大工艺为一体,变传统的物理采煤为化学采煤,将处于地下的煤炭进行有控制的燃烧,然后通过对煤的热作用及化学作用而产生可燃气体,继而用于民用或工业发电等。
由于实现了井下无人无设备生产煤气,煤炭地下气化技术具有安全性好、投资少、效益高、污染少等优点,深受世界各国的重视。在2009煤基气态能源(国际)高峰论坛上,一位煤化工专家告诉本报记者,煤炭地下气化完全有可能成为实现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一种新方法和途径。
“作为一种煤炭清洁生产工艺,煤炭地下气化正成为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起点。在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下,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可以有效解决煤炭工业的诸多问题:提高煤炭回采率;最经济、最大限度地提高煤炭利用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燃煤污染,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上述专家说。
中国化工网分析师李辉则指出,煤炭地下气化不仅是世界煤炭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也是我国科技攻关的前沿项目。
据他介绍,新汶矿业集团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此项技术研究,目前已成为首家将煤炭在地下一次性气化后大规模投入工业和民用的公司。山东里能集团日产120万立方米煤气的规模化工程则在2006年底上马。今年上半年,由新奥集团实施的无井式煤炭地下气化试验项目获成功。
不过,上述煤化工专家也指出,该技术目前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仍有难度。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产气不连续、产气量低。同时,热值过低也限制了使用范围。此外,为地下气化煤气找到可靠的用户,也是其大规模产业化的另一难题。
尽管如此,由于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消费所占比重高达70%,因此煤的清洁化利用对中国意义重大。该专家预测,煤炭地下气化产业化的实现,必将有力促进和推动我国新一代煤化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