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美棉持续上涨影响,郑棉也突破区域性波动格局,并大幅上涨。郑棉近期合约CF1001于8月13日创下去年8月29日高点14545元以来整整11个月新高14000元,郑棉指数则于同日创下去年8月29日高点14316元以来整整11个月新高13985元。持仓量扩展至6.8万余手,单边3.4万余手,相当于17万余吨棉花,多方增量资金扩仓吸纳迹象明显。截至7日,郑商所棉花注册仓单为323张,有效预报量为175张,合计为498张,即为9960吨,对比显示仓单仅占虚盘的较小比例。
交易显示,郑棉近期合约上涨带动远期合约反弹,由此反映现货供应紧张,逐渐强化对未来供需关系转向偏多的预期。
笔者分析认为,国储抛售棉花资源被中间商大量承接,成为郑棉近期合约期货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所在。
为促进棉花价格稳定运行,确保纺织行业良性发展,从5月下旬开始,国家发改委开始抛售储备棉。抛储政策是近期价格涨跌的关键性因素。随着抛储的持续进行,期货价格并没有向着政府所希望的弱势运行,每次下跌过程都紧跟着一波强劲的反弹;同时现货价格市场供应依然紧缺,库存长期维持在低位支撑价格,现货价格持续震荡走高。
作为发改委三次收储272万吨之后的首次抛储,虽然政府为了提高企业竞拍的积极性调低了竞拍的底价,但随着竞拍力度加大,竞拍价格上行,未能有效缓解现货紧张供应,未能让纺织企业得以喘息。竞拍成本除了竞拍成交价格外还要加上出库费、运输费,因此高企的储备棉价格与市场棉价格相比优势并不明显。除此之外,竞拍通常以200吨位单位起拍,对绝大多数处在亏损边缘纺织企业资金链形成考验。相比现货市场已经有企业采取赊欠的方式购买,还有一些企业尝试用低等级的棉花替代,导致现货价格居高不下。对于这次国家150万吨的抛储,市场预计价格下放空间有限。
竞拍价格不跌反涨的原因,主要是中储棉和纺织企业之间的现货商大量囤积所致。虽然为了防止中间商炒作,发改委同时规定,所有纺织企业购买或通过其他交易商代理购买的储备棉只能用于本企业纺纱生产需要,不得转卖,不得用于交易市场商品棉电子撮合交易的交割和郑州商品交易所交割。但是由于拍下后棉花是否自用无从查起,很多流通企业也通过纺织企业竞拍,事实上是通过他们收购指标,并不立刻转卖,而是再囤积起来炒高价格。目前累计成交的35万吨国储棉,除了少数实力雄厚的大型纺织企业得拍,绝大部分在中间现货批发商手里。目前中国纺织业每月棉花用量约70万-80万吨,除去中间商囤积的,缺口还是很大。根据往年经验,每年10月棉花才可大批量上市,由此可见,如果国家不动用进口配额,10月份前棉价仍有出现居高不下的可能,因此市场普遍预计近期国家将增发30万吨左右棉花进口配额来进一步稳定棉花价格。
由于国家放储的大量棉花资源被中间现货批发商囤积,引发郑棉期价处在上升通道之中,后市在美棉上涨和国内供应紧张、新花尚未大量上市背景下,郑棉还可能挑战更高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