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汇丰、东亚等银行纷纷表达了准备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发行A股并且上市的愿望。而在一年多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就提出了开设国际板,以吸引符合条件的海外企业募股并上市的设想。虽然,这个设想在当时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但看来有关方面一直在推进这项工作。而不久前上海市有关领导也明确表示,将争取在明年推出国际板,并且把它视为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尽管有专业人士提出,根据目前的法律法规,即便是开设了国际板,海外企业也只能以存托凭证的形式上市,不能直接挂牌,这与标准意义上的国际板也还有一段距离。但不管怎么说,开设国际板已是大势所趋。
在世界各大主要股市中,上市资源从来就是面向全球的。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其实体经济的发展又超越了金融体系发展的速度,因此有大量企业选择到海外上市。这也就使得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股市中,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是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在我国香港的股市上,已有200多个内地企业或内地资本控制的企业上市,其股票市值占到了总市值的一半以上。这种企业的跨境发行股票与上市,推动了资金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优化组合的作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也是有利的。作为新兴经济体,中国这几年来一直是充当上市公司资源输出者的角色,大量企业到海外上市,一方面为其提供了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也加快了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促进了治理结构的完善。而当境内的资本市场也取得了长足发展,股票市值甚至已经居于世界第二的今天,中国就不能仅仅是输出企业到海外上市了,也应该允许海外企业来中国上市,这不单单是为了本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同时也是进一步对外开放所必需的。更何况,上海正面临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艰巨任务,如果这个中心的证券交易所只有本国企业上市,那么显然是不可想象的。
不过,从完整的市场建设角度来说,开设国际板,就不仅仅是要让海外企业来上市,同时还要让海外的投资者来参与。国际板之有别于其他板块,就是允许非在本国注册的公司以某种形式上市,而如果上市以后甚至还不让其注册地的投资者参与交易,显然不合情理,也不合国际惯例。而如果是将其设计为只是交易海外企业在境内发行的股票,那么这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际板了。在海外主要市场中,企业股票可以在多个国家与地区的交易所上市,同时投资者也是可以自由选择在不同市场买卖相关股票。换言之,就是企业可以跨境交易,投资也可以跨境,否则就会存在上市与交易的不协调问题,从而大大降低了市场的国际化程度。从这个角度来看,上海证券交易所开设国际板,怎样让符合条件的国际投资者能够有序地进入是至为关键的。如果国际板不对国际投资者开放,那么其设立的意义要大打折扣,很可能就变成只是增加了上市品种,不但对于市场的成熟起不到什么大的积极作用,相反还会使现在已经不那么协调的股票品种结构(有A股,又有B股),变得更加复杂,以至得不偿失。
客观而言,自推出国际板的消息公布后,市场反应并不积极。尤其是因为没有关于同时引进国际投资者的信息,使得部分投资者更容易从扩容会加快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情。显然,在境内企业都等着排队发行、上市的情况下,将上市资源进一步扩大到海外,而在开放外资进入本国资本市场方面又步履蹒跚,这样的安排当然不太可能得到广大投资者的普遍认同。所以说,开设国际板是必要的,但这不应该只是开放海外企业来上市,同时还要引进国际投资者,国际板这才真正名副其实。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