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海外财经
  • 8:财经新闻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货币债券
  • A4:期货
  • A5:策略·数据
  • A6:行业·个股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特别报道
  • B7:产业研究
  • B8:人物
  • C1:披 露
  • C3:专版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2009 8 20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评论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6版:观点·评论
    A股急挫的根本原因
    我国航运金融服务赢得快速发展契机
    上海金融办扩权:
    市场期待走出新路
    解决“轮胎特保案”需要政治智慧
    医院“号贩子”竟如此气盛
    宏观政策并未进入需要大调整时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上海金融办扩权:市场期待走出新路
    2009年08月20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华芳
      ⊙李华芳

      

      稍早时候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上海金融国资和市属金融企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是上海加快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又一新举措。根据《意见》,上海国资企业将加快战略性重组的步伐,外资和民资都可以加入金融国企重组的过程。同时,完善金融国企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改革的重点所在。而在金融国资股权的统筹管理上,上海亦有意结合金融服务办公室(下称金融办)的职能转换,推出新举措。

      “金融办”的职能转换,意味着金融办将会“扩权”,金融国资的统筹管理之责,将由上海国资委委托给金融办。上海金融办建立的初衷,是为金融机构服务,并没有管理上海金融国资的职能。而目前上海的金融国资和非金融国资都是由上海国资委管理,这与中央和其他地方的管理方式略有不同。在中央层面,金融国资一般是财政部管资产,“一行三会”、中央组织部等各司其职协同管理;非金融国资则归国资委管。如果上海金融国资资产的管理由上海国资委授权上海金融办来管理,表明上海金融办的实际权力将会得到大扩张。

      但有一些问题亟待厘清。国资委与金融办之间委托管理,权、责、利是什么关系;金融办与出资人企业之间,又是什么关系?由国资委管理与由金融办管理到底有什么区别?是否可以“国有民办”,通过设立金融国资控股公司的方式,国资参与完善董事会,具体经营交给职业经理人?《意见》并没有对这些问题作出相关说明。

      让金融办扩权管理金融国资的一个理由是,金融国资的专业性决定了统筹管理模式不可靠。进而金融国资需要专业化管理,如果交给金融办的话,有助于实现金融国资管理效率的提高,以及收益的改善等。正如中央和其他地方管理金融国资的模式一样。但这种分业管理和统筹管理的争论并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因为究其实质,没有脱离政府管理企业的模式。尤其是企业的最高领导者需要组织部任命,就使金融国企的市场化程度大打折扣。

      事实上,扩权后的金融办会成为一个地方性的金融国资委,仍然是集行政监管与投资人身份于一体,依然难以摆脱双重身份带来的角色冲突。算起来,在国有企业改革这么多年之后,大家对“政企分开”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之前认为政府必须彻底退出企业,但目前普遍形成的看法是,政府可以保留股份,甚至委派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但需大力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并且允许民资和外资入股,改善金融国企的公司治理结构,这才能使金融国企的运作更加有效。也就是说,“国有民办”的方式是可行的。

      如果企业改善其治理结构的过程仍将受到行政权的极大干预,那么尽管将金融国资从国资委转移到金融办,恐怕依旧无法提高金融国企的效率。金融办扩权也不过是地方政府部门间的权力转移而已,尽管有出于专业化的考虑,但分散化的管理同样会增加政府部门间的协调成本。而引入市场机制的含义,是降低这些协调成本以及其他的交易费用。也就是说,如果金融办扩权之后,无法使得金融国企的运作适应现代市场体制的需求,仍旧采用政府管理的老路,金融高管仍旧被看成是一种行政级别而不是企业管理者的话,金融办扩权就失去了其意义。上海金融办目前的思路是,通过完善健全金融国企的董事会,在董事会层面体现国有股东的意图,而非插手企业经营运作事务。这是一个可喜的开始。但进一步推动金融国企改善内部治理结构,恐怕是更值得市场期待的。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