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财经要闻
  • 3:焦点
  • 4:金融·证券
  • 5:上市公司
  • 6:产业·公司
  • 8:上证研究院·特别报告
  • 9:信息大全
  • 10:信息披露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T1:艺术财经
  • T2:艺术财经·市场
  • T3:艺术财经·热点
  • T4:艺术财经·专题
  • T5:艺术财经·专题
  • T6:艺术财经·收藏
  • T7:艺术财经·资讯
  • T8:艺术财经·人物
  •  
      2009 8 22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T1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T1版:艺术财经
    劳伦斯:
    批评家如何处理与商业的关系
    当代艺术的命门在哪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当代艺术的命门在哪里
    2009年08月2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邱家和
      ⊙本报记者 邱家和

      

      当代艺术面临困境了吗?

      拍卖行、画廊、媒体还有买家会异口同声回答:“是!”

      中国当代艺术有价值吗?

      批评家、策展人与学者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中国当代艺术虽然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却带着鲜明的西方烙印,像“春卷”又像“麦当劳”,质疑者因此振振有词,把当代艺术一度火爆描述成“阴谋”、“做局”;支持者却不敢理直气壮,只能说要重建其本土价值。

      中国当代艺术往哪里去?

      不管是众望所归的大腕,还是相机跟进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失去了方向。

      于是,从专业协会、高等院校,到艺术机构乃至收藏家牵头主办的形形色色的“论坛”纷至沓来,同时,各种梳理中国当代艺术30年发展脉络的大型回顾展、专题展联袂而至。这些论坛与展览都瞄准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命门。

      问题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命门在哪里?

      从去年秋天与北京保利拍卖公司共同主办“全球金融海啸冲击下的艺术市场”论坛以来,本刊连续刊发了一系列“重建中国当代艺术本土价值”的专题报道,让知名策展人、批评家、学者就此发表看法,虽然他们关注的焦点、思考的角度、所做的结论不尽相同,但都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失去了话语权,表现为批评的失语。

      批评为什么会失语?

      仅以在上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成为当代艺术领军人物的栗宪庭为例,他用“政治波普”、“顽世现实主义”的概念概括在80年代理想主义破灭后的中国前卫艺术,并成功地将其推向西方美术馆与收藏家体系,使中国当代艺术第一次有了市场。然而,他本人却在接触了西方美术馆与收藏市场这个体制后感到幻灭。可以说他是因不知如何面对市场而失语。

      如何与市场共舞?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进入国际市场后面临的课题。

      虽然今天的当代艺术与10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但类似10前的栗宪庭那样身为领军人物的批评家却再也没有出现。显然,对中国的批评家而言,如何面对市场这个令栗宪庭失语的老问题,至今还没有答案。

      更进一步看,对整个艺术系统的各个环节,不仅是批评家,包括艺术家、美术馆馆长、学者与媒体,还有画廊、拍卖行和收藏家,都面临着这个问题。不管是前两年在市场火爆中催生大量泡沫,还是在当下萎靡中陷入迷茫与困惑,都是因为没有学会与市场共舞。再放大来看,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的新秩序,不也是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课题吗?中国当代艺术应该在解决这个时代课题中发挥独一无二的作用,批评家也应该有其施展毕生才华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