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财经要闻
  • 4:金融·证券
  • 5:金融·证券
  • 6:观点评论
  • 7:时事海外
  • 8: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基金
  • A3:信息披露
  • A4:期货·债券
  • A5:行业·个股
  • A6:信息披露
  • A7:热点·博客
  • A8:理财
  • B1:公 司
  • B2:上市公司
  • B3:上市公司
  • B4:产业·公司
  • B5:产业·公司
  • B6:专栏
  • B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B8:汽车周刊
  • C1:披露
  • C3:信息披露
  • C4:信息披露
  • C5:信息披露
  • C6:信息披露
  • C7:信息披露
  • C8:信息披露
  • C9:信息披露
  • C10:信息披露
  • C11:信息披露
  • C12:信息披露
  • C13:信息披露
  • C14:信息披露
  • C15:信息披露
  • C16:信息披露
  • C17:信息披露
  • C18:信息披露
  • C19:信息披露
  • C20:信息披露
  • C21:信息披露
  • C22:信息披露
  • C23:信息披露
  • C24:信息披露
  • C25:信息披露
  • C26:信息披露
  • C27:信息披露
  • C28:信息披露
  • C29:信息披露
  • C30:信息披露
  • C31:信息披露
  • C32:信息披露
  • C33:信息披露
  • C34:信息披露
  • C35:信息披露
  • C36:信息披露
  • C37:信息披露
  • C38:信息披露
  • C39:信息披露
  • C40:信息披露
  • C41:信息披露
  • C42:信息披露
  • C43:信息披露
  • C44:信息披露
  • C45:信息披露
  • C46:信息披露
  • C47:信息披露
  • C48:信息披露
  • C49:信息披露
  • C50:信息披露
  • C51:信息披露
  • C52:信息披露
  • C53:信息披露
  • C54:信息披露
  • C55:信息披露
  • C56:信息披露
  • C57:信息披露
  • C58:信息披露
  • C59:信息披露
  • C60:信息披露
  • C61:信息披露
  • C62:信息披露
  • C63:信息披露
  • C64:信息披露
  • C65:信息披露
  • C66:信息披露
  • C67:信息披露
  • C68:信息披露
  • C69:信息披露
  • C70:信息披露
  • C71:信息披露
  • C72:信息披露
  • C73:信息披露
  • C74:信息披露
  • C75:信息披露
  • C76:信息披露
  • C77:信息披露
  • C78:信息披露
  • C79:信息披露
  • C80:信息披露
  • C81:信息披露
  • C82:信息披露
  • C83:信息披露
  • C84:信息披露
  • C85:信息披露
  • C86:信息披露
  • C87:信息披露
  • C88:信息披露
  • C89:信息披露
  • C90:信息披露
  • C91:信息披露
  • C92:信息披露
  • C93:信息披露
  • C94:信息披露
  • C95:信息披露
  • C96:信息披露
  • C97:信息披露
  • C98:信息披露
  • C100:信息披露
  • C101:信息披露
  • C102:信息披露
  • C103:信息披露
  • C104:信息披露
  • C105:信息披露
  • C106:信息披露
  • C107:信息披露
  • C108:信息披露
  • C109:信息披露
  • C110:信息披露
  • C111:信息披露
  • C112:信息披露
  • C113:信息披露
  • C114:信息披露
  • C115:信息披露
  • C116:信息披露
  • C117:信息披露
  • C118:信息披露
  • C119:信息披露
  • C120:信息披露
  • C121:信息披露
  • C122:信息披露
  • C123:信息披露
  • C124:信息披露
  • C125:信息披露
  • C126:信息披露
  • C127:信息披露
  • C128:信息披露
  • C129:信息披露
  • C130:信息披露
  • C131:信息披露
  • C132:信息披露
  • C133:信息披露
  • C134:信息披露
  • C135:信息披露
  • C136:信息披露
  • C137:信息披露
  • C138:信息披露
  • C139:信息披露
  • C140:信息披露
  • C141:信息披露
  • C142:信息披露
  • C143:信息披露
  • C144:信息披露
  • C145:信息披露
  • C146:信息披露
  • C147:信息披露
  • C148:信息披露
  • C149:信息披露
  • C150:信息披露
  • C151:信息披露
  • C152:信息披露
  • C153:信息披露
  • C154:信息披露
  • C155:信息披露
  • C156:信息披露
  • C157:信息披露
  • C158:信息披露
  • C159:信息披露
  • C160:信息披露
  • C161:信息披露
  • C162:信息披露
  • C163:信息披露
  • C164:信息披露
  • C165:信息披露
  • C166:信息披露
  • C167:信息披露
  • C168:信息披露
  • C169:信息披露
  • C170:信息披露
  • C171:信息披露
  • C172:信息披露
  • C173:信息披露
  • C174:信息披露
  • C175:信息披露
  • C176:信息披露
  • C177:信息披露
  • C178:信息披露
  • C179:信息披露
  • C180:信息披露
  • C181:信息披露
  • C182:信息披露
  • C183:信息披露
  • C184:信息披露
  • C185:信息披露
  • C186:信息披露
  • C187:信息披露
  • C188:信息披露
  • C189:信息披露
  • C190:信息披露
  • C191:信息披露
  • C192:信息披露
  • C193:信息披露
  • C194:信息披露
  • C195:信息披露
  • C196:信息披露
  • C197:信息披露
  • C198:信息披露
  • C199:信息披露
  • C200:信息披露
  • C201:信息披露
  • C202:信息披露
  • C203:信息披露
  • C204:信息披露
  • C205:信息披露
  • C206:信息披露
  • C207:信息披露
  • C208:信息披露
  • C209:信息披露
  • C210:信息披露
  • C211:信息披露
  • C212:信息披露
  • C213:信息披露
  • C214:信息披露
  • C215:信息披露
  • C216:信息披露
  • C217:信息披露
  • C218:信息披露
  • C219:信息披露
  • C220:信息披露
  •  
      2009 8 28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期货·债券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期货·债券
    减产预期日盛 玉米期货创一年来新高
    铜价已成强弩之末
    马车接力赛
    汇市弥漫谨慎情绪
    “09株城投债”今起发行
    白糖期货发力大涨 市场关注产销数据
    更安全更有效率 央行欲推三方回购业务
    国际期货市场行情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减产预期日盛 玉米期货创一年来新高
    2009年08月28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钱晓涵
      郭晨凯 制图
      ⊙本报记者 钱晓涵   

      

      尽管北方传来部分地区出现降雨、旱情有所缓解的好消息,但这并未扭转我国玉米今年或大幅减产的预期。

      昨天,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收盘大涨,主力合约1005盘中上摸1761元/吨,创出一年以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玉米期货总持仓量昨日猛增近十万手。业内人士表示,此举表明多空双方的分歧开始价格,部分坚定看涨玉米后市价格的期市资金做多意愿相当强烈。

      

      业内预计减产2000万吨

      “今年出现的旱情相当严重,国内玉米市场供求关系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东证期货大连营业部温娜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一些旱情严重的玉米产区甚至出现了大面积绝收的现象,这让不少市场人士相信,玉米减产的实际状况可能比预料的更加糟糕。

      东证期货近日在东北考察玉米后发出报告称,受灾最严重的朝阳地区截至目前已连续57天没有有效降雨,是朝阳市有史以来最为严重旱情,预计最终产量仅仅是正常年景的三成左右。

      “初步预计,玉米主产区东三省和内蒙今年的减产幅度在20%-30%之间。”温娜表示,若按此计算,今年我国玉米的减产幅度可能会达到2000万吨。

      当然,2000万吨减产并不意味着我国玉米供应会出现2000万吨的巨大缺口。由于去年下半年国内玉米价格曾有过暴跌,为保护农民利益,国家有关部门按照保护价大量收购玉米。到目前为止,国家临时存储的陈玉米约3500万吨。

      业内人士表示,正常情况下国家储备玉米的数量应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换句话说,国储能够立即拿到市场上敞开供应的玉米数量约1500万吨;二者相减,预计国内玉米供应缺口约500万吨。

      

      多空分歧加大持仓日增十万

      对于国内玉米市场而言,500万吨的供应缺口足以改变其原有的价格运行轨迹。至少在期货市场,多头资金坚信不疑。

      昨天,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期货午后大幅走高,主力合约1005收报1757元/吨,与上一交易日结算价相比上涨20元,涨幅达1.15%。这一收盘价创出了玉米期货一年以来的新高。

      大商所盘后公布的数据显示,玉米期货持仓量较上一交易日大幅增加了近十万手。在主力合约1005上,大连良运期货席位昨日猛增10604手,其持有的多单总量增至19455万手,列多头阵营第一;多头席位前20名昨天累计增仓32815手,高于空头席位的27692手。

      一般而言,持仓量的激增往往意味着多空分歧开始加大。中证期货分析师刘宾认为,从前期数据来看,一些受灾严重的地区玉米基本已经绝收,即便下雨也难以挽回损失,因此,预计东北总体减产的可能性依然较大,这是多方不愿意撤离的主要原因;但是,北方旱情得到一定控制也压制多头继续推动期货价格的动力,这也就形成了目前多空高位僵持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