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6日将在香格纳画廊举办的展览“看见自己的眼睛:中东当代艺术展”值得关注,不仅是因为这个展览抓住了国际艺术市场上继中国当代艺术热之后的新热点——中东当代艺术,而且整个展览从展览策划、作品创作、展览呈现乃至展览新闻稿,都是MadeIn的杰作。
在中国当代艺术圈中,MadeIn是一个新名词,其所带来的挑战是一连串的问号,因此记者在本刊第八版“人物”的专题报道中作了详细的报道。正如MadeIn的法人代表兼艺术总监徐震在专题报道的结尾部分所表示的,MadeIn将对艺术创作中的个人价值提出质疑,也将给个体艺术家带来压力。不过,更重要的是其所带来的挑战——如何理解以创意产业为发展方向的21世纪的艺术创作?如何理解这种全新的创作方法所带来的产业机会?
徐震变身MadeIn,固然是其本人的突发奇想,但他如此挑战艺术创作中的核心问题并非是一时的头脑发热。从版画、雕塑、摄影等艺术样式出现以来,艺术作品逐渐成为艺术家与专业技术人员分工合作的结果,他们往往通过建立工作室或寻找材料与技术服务供应商,来解决分工合作中的问题。在技术更先进复杂的新媒体艺术中,甚至有艺术家如在上海注册公司的年轻艺术家金江波与飞苹果,以公司实体的形式同时运作他们的技术支持团队。不过到现在为止,他们在作品上还是署上艺术家个人的名字,而不像徐震那样,索性署上MadeIn的名字。这样做正如徐震本人所归纳的,涉及到创作中最尖端的创意阶段的两个核心问题:一是艺术创作的个人特性问题,反过来表述就是艺术创作可以非个人性地合作吗?还有就是公司品牌营造的机制可以引入艺术创作吗?
其实,从企业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一切皆有可能。艺术家在这个尖端领域里的探索,无疑给未来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带来新的可能性。在从艺术品到奢侈品再到大众消费品的产品链上,徐震本人就说MadeIn从艺术品开始,也会逐渐介入奢侈品与大众消费品。目前,许多创意企业还只是从这条产品链的某个点上进入创意产业,尤其是直接从艺术品的高端层面上直接进入的很少,因此,MadeIn的探索就显得格外珍贵。现在的问题是,MadeIn到底能做到什么?徐震也清醒地认识到,如何证明公司体制可以进入创作领域,是当前MadeIn的要务,还表示要在一年到一年半里证明其可行性。结果会怎样?让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报道详见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