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中的股市突遇寒流,长达9个月的反弹行情8月份以下跌21.81%的一根长阴线终止。大盘重挫之下,大宗交易8月份成交量急剧萎缩近四成,且折价率高达6.98%,创下今年2月份以来的新高。这显示出,在市场的恐慌情绪下,投资者对后市的预期极为谨慎,不少热衷于一二级市场套利的投资者也望而却步了。
大宗交易成交量在7月份随股指上涨仍一路攀升,创下年内新高,不过8月份急剧萎缩,两市A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成交了246笔买卖,合计成交量仅为4.4亿股,较7月份的6.8亿股环比萎缩36%,成交金额为48.0亿元,较7月份77.4亿元环比萎缩38%。
与此同时,246笔大宗交易的平均折价率创下今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水平,达到6.98%。虽不及1月份的折价率,但也创下了一年来的次高点。从个股看,中国宝安的折价率位居首位,8月26日的大宗交易成交价格较二级市场收盘价的折价率高达18.18%。中路股份、西藏矿业、绿大地和远兴能源等4只个股的折价率也位居前列,均超过了15%。
针对8月份大宗交易呈现的缩量和折价率创新高的特点,业内人士认为反映出投资者对后市大盘的悲观预期。“以大小非为代表的产业资本,对估值的判断比普通投资者更加谨慎,打算减持的前期已经跑了不少。”上海一家券商的投资人士表示,而8月份解禁的限售股数量又环比减少八成,因此作为大小非减持的最主要渠道,大宗交易成交量急剧萎缩。
记者采访的一位大宗交易“职业炒家”感叹:“8月份大盘动不动就跌100多点,不少个股跌停,根本没有反弹的机会。在这种泥沙俱下的行情下,一二级市场的投资空间越来越小,而且风险极大很容易被套”。他表示8月份就极少做大宗交易了,今后的两个月也都不敢接大小非的筹码。“除非折价率能在15%以上,最好达到20%,保证在个股第二天跌停的情况下还有一定获利空间,才有兴趣参与,但这样的价格很难与大小非谈拢。”看来8月份大宗交易的缩量,也与买家在悲观预期下要更大折扣有关。
虽然因买卖双方价格分歧较大,部分大小非开始惜售,但8月份接近7%的高折价率,仍显示出不少大小非看空股市,离场意愿坚决,愿意接受一个如此高的折价,大量、迅速地抛售手中成本低廉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