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财经中国
  • 5:信息披露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调查·市场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机构动向
  • A4:资金观潮
  • A5:市场趋势
  • A6:市场评弹
  • A7:数据说话
  • A8:市场纵横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2009 9 11
    前一天  
    按日期查找
    A8版:市场纵横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8版:市场纵横
    3000亿解禁“洪峰”迫近
    可能“雷声大雨点小”
    产业资本不可能
    大规模抽离股市
    3188亿股限售股
    十月将上市流通
    嘉宾主要观点
    四季度解禁规模位居前二十公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产业资本不可能大规模抽离股市
    2009年09月11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西南证券研究所 ○编辑 赵艳云
      ⊙西南证券研究所 ○编辑 赵艳云

      

      随着宏观经济复苏势头逐步确立,股市估值水平持续温和回升,产业资本会否持续抽离股市回归实体经济,成为部分投资者热切关注的话题。

      尽管未来4个月市场将迎来限售股解禁“洪峰”,但我们认为这与产业资本走向并不构成直接因果关系,产业资本持续撤离股市会否发生,将主要取决于股市泡沫化程度在未来的演变情况。

      假设“经济增长导致产业资本抽离股市”这一观点是正确的,那么股市和实体经济的运行就会呈现负相关的关系,即经济向好,股市下跌,经济走弱,股市上涨。这一观点甚至颠覆了股市是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基本论调。同样,这一观点既无法解释次级债危机对2008年实体经济的损害,以致全球股市大幅下挫,也难以对2009年上半年经济触底复苏,股市开始逐步走好做出合理的解释。因此这一观点正确与否,也就不言而喻了。

      其实,产业资本和投资于股市的资金有交集,但并非重合,甚至说交集仅占一小部分。《证券法》规定:上市公司高管、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百分之五以上的股东,将其持有的该公司的股票在买入后六个月内卖出,或者在卖出后六个月内又买入,由此所得收益归该公司所有。这一规定使得产业资本在股票投资方面,仅能做一个长期投资者,而且在信息披露方面的严格规定,也使产业资本在二级市场操作上,难以获得短期收益。

      而《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投资者预计持有、控制一个上市公司已发行的股份超过5%的,应当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提交持股变动报告书。此后每变动5%同上,期间内禁止买卖。通过市场集中竞价交易减1%,需要发公告。《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也规定:持股比例30%以上的股东继续增持将采用要约收购方式,或提出豁免申请。

      部分产业资本撤离股市,转而投向实体经济,属于战略性转移,或者因为实体经济的投资机会显现,或者因为股票市场价值严重高估,但这样恰恰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抑制了股票市场的泡沫化,难言利弊。另外,股改以来限售股(包括股改限售股和非股改限售股)解禁后的累计公告套现额度为1900多亿元,仅占目前流通A股市值的1.89%。将整体市场的下跌完全归罪于产业资本撤离有些不妥。

      至于产业资本持续撤离股市的现象在未来几个月会否发生,则要看股票市场的泡沫化未来是否会急剧膨胀,如果市盈率普遍较高,无论是产业资本,还是专业证券机构都会做出套现的操作,而且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