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股民学校
  • 11:特别报道
  • 12:金融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基金投资
  • A6:基金·圆桌
  • A7:基金·投资基金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研究
  • A11:基金·海外
  • A12:基金·互动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理财·热点
  • A15:理财·案例
  • A16:基金·对话
  •  
      2009 9 14
    前一天  后一天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pdf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市场仍有机会
    拐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标题: 作者: 正文: 起始时间: 截止时间: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我们到底在担心什么?
    2009年09月14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史丽 资料图
      上周的市场可以说是对前一个月行情的“反讽”,全周指数在多空较量下且战且高,不断上行,最终收在全周高点。沪综指报收于2990点,全周上涨4.5%,两市总成交11172亿元,较前周增长1997亿元。这个走势使此前市场中弥漫的忧虑情绪得以极大消减。那么,现在我们还在担心什么呢?

      ⊙本报记者 周宏

      宏观担心渐去

      如果一定要给上周的上涨找个理由,那最确定的东西可能是8月份宏观数据的整体转好(这也难怪,在宏观数据公布后,基金公司纷纷发表乐观点评)。

      国海富兰克林的观点可能是其中比较详细和具典型性的。该基金认为,8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3%(市场普遍预期11.7%),远强于上半年的7%和7月份的10.8%,同比增速连续4个月加快,且环比增长也出现回升。而发电量增速和PMI都异常强劲,反映出工业生产的稳固增长。而固定资产投资在基建和房地产开发的带动下继续超预期增长,8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维持高位33%,其中投资单月增速回升至33.6%,高于7月的29.9%。而消费者信心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继续保持强劲,名义增速度为15.5%。

      从这些数据初步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经济仍然在强劲恢复中,此前市场担心的“经济出现二次探底”的风险至少在短期内是较小的。这个结论也是几乎所有基金公司的观点。

      看似很美的行情

      接下来,就涉及到行情性质的判断了。这个层面,各个基金的判断逻辑就相差很多了。

      国海的逻辑是,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依靠的是,我国政府及时启动了4万亿投资计划,通过大力度的政府投资止住了经济下滑的趋势,并推动经济上行。但这种依靠政府投资的增长无论在理论或实践中都是难以长期持续的,只有民间投资启动,经济才能回到相对较为健康的增长轨道上,而民间投资的启动在目前的中国大部分只能依靠房地产投资。而房地产投资的启动又会伴随着房地产成交的活跃和房价的上涨,但政府对房价上涨的容忍程度是有限的。这就导致了是否要继续这种经济增长方式的争论,进而导致股票市场对经济的预期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上投摩根则直接给出了这个逻辑的答案,8月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尤其是房地产开工、信贷投放等关键数据的回升,对市场信心有较好的提振作用。另外,出于国庆维稳的需求,短期内出台利空政策的可能性很小。而上周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企业盈利均好于预期,纽约主要股指创下年内新高。海外市场的上涨对A股市场也形成了一定的支撑。

      不过有意思的是,一些基金在相对乐观的判断中,最终给出了谨慎的结论。比如上投依然认为,8月的进出口数据弱于预期,显示出口的复苏尚待时日。经济复苏的大趋势不变,但过程仍可能较曲折。短期内市场可能在3000点上下整固,成交维持活跃。

      显然,总结下来一句话就是,看多的人讲看多的逻辑,看空的人讲看空的逻辑。